时间:2020-01-08 13:13:18
1、单选题 如图为珠江三角洲‘桑基鱼塘’和其发展规模变动示意图,回答问题。
小题1:珠江三角洲传统的“桑基鱼塘”转向“花基鱼塘”、“菜基鱼塘”,这种变化主要是因为(?)
A.农业技术的改进
B.劳动力的转移
C.市场需求的变化
D.自然条件的改变
小题2:珠江三角洲传统的“桑基鱼塘”目前已变成“杂基鱼塘”,基面改种成草或蔬菜、花卉、水果,大量的农田变成了果园,花卉基地,无公害蔬菜基地,特种禽畜、渔业养殖场。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属于(?)
A.混合农业
B.乳畜业
C.水果园艺业
D.商品谷物农业
小题3:一位同学针对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设计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其中合理的是( ?)
A.交通拥挤——大力发展私人小汽车
B.住房紧张——盖高层建筑,向市中心发展
C.城市规模无限扩大一控制城市中心区规模,建设卫星城
D.环境污染严重——通过行政手段严禁重工业发展
2、单选题 导致英、丹两国谷类作物生产成本相对较高的原因是
①多云雾天气,产量较低?②劳力不足,劳动成本较高?③耕地破碎,机械化生产条件不足?④河流稀少,灌溉成本较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综合题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共11分,每空1分)
(1)图中人口密集,人地矛盾突出的地区是?(字母),该地区主要农业地域类型为?;严重缺粮的地区是?(字母)。
(2)图中属于自给农业类型的地区是?(字母),牧牛业占重要地位的地区是?(字母)。
(3)C、D、E三地都可以进行大规模进行商品性生产的共同条件有?
和?。
(4)F地气候的主要特点是?,适宜?的生长,
?和?是影响该地乳畜业生产的两个重要因素。
4、综合题 读下列材料,回答(1)一(5)题(共22分)
材料一?东南亚部分岛屿图
材料二?“烧芭”是印尼悠久的传统农业文化,每年6月至8月是印尼的干旱季节,苏门答腊岛山脉东侧当地民众在森林山地放火“烧芭”,利用燃烧的灰烬作为“天然”肥料,以利耕作。几年后,田薄地衰,山民便弃之不顾,转而另辟新地,就这样周而复始地循环下去。
2013年6月21日,央视新闻报道:过去一周,新加坡失去了往日的风采。整个城市笼罩在烟雾中,明媚、干净、整洁的“狮城”成了“雾都”。
材料三?应新加坡的要求,印尼拿出整治措施:措施一:印尼苏门答腊岛山脉东侧当地民 众改变农作物种植时间,避开旱季收获;措施二:“烧芭”地改为加里曼丹岛。
(1)“烧芭”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为(2分)
A.水稻种植业
B.热带种植园农业
C.集约农业
D.热带雨林迁移农业
(2)分析每年6月至8月苏门答腊岛山脉东侧为干旱季节的成因(6分)
(3)试述烟雾对新加坡产生的危害(4分)
(4)解释材料三中两项措施是否合理(6分)
5、单选题 如图是立体农业、灌溉农业、茶叶园艺农业、热带作种植业的主要制约条件图,按顺序判断正确的是
A.①立体农业;②灌溉农业;③茶叶园艺农业;④热带作物种植业
B.①热带作物种植业;②茶叶园艺农业;③灌溉农业;④立体农业
C.①灌溉农业;②热带作物种植业;③立体农业;④茶叶园艺农业
D.①茶叶园艺农业;②立体农业;③灌溉农业;④热带作物种植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