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1-08 13:09:49
1、单选题 下面是“某地地质剖面图”。 读图回答题。
1.图中内外力作用发生的先后顺序依次是2.该地地下洞穴形成的地质作用最有可能是
A.褶皱、岩浆喷出、沉积、岩浆侵入、断裂
B.断裂、褶皱、岩浆喷出、沉积、岩浆侵入
C.岩浆喷出、褶皱、沉积、岩浆侵入、断裂
D.褶皱、岩浆侵入、岩浆喷出、沉积、断裂
E.地壳张裂作用
F.地层沉陷作用
G.风力侵蚀作用
H.流水溶蚀作用
参考答案:1. A
2. 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根据图示完整的地质构造应生成较晚,而被破坏的地质构造较早生成;按照基本规律“晚生成的破坏先生成的”分析,故图示侵入型岩浆岩破坏了喷出型岩浆岩;断层破坏了侵入型岩浆岩,而褶皱又被喷出型岩浆岩破坏,故选A项。
2.图示洞穴形成与石灰岩地区,故应属于溶洞,为流水溶蚀作用的结果。
考点:本题考查地质作用和读图综合分析能力。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学生需要掌握从岩层的破坏与被破坏关系判断地质作用的早晚,故认真仔细读图是解题的关键。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关于上面四幅景观照片所反映的地貌类型正确的是?
A.黄土地貌
B.喀斯特地貌
C.风成地貌
D.海岸地貌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B为漓江风光,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与喀斯特地貌对应的岩石类型是
A.大理岩
B.片麻岩
C.石灰岩
D.玄武岩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喀斯特地貌,是由于石灰岩广布地区长期受流水侵蚀而形成的典型地貌。
考点:本题考查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
点评:本题属基础知识题目,难度较小。喀斯特地貌是石灰岩长期在流水侵蚀、溶蚀作用下形成的。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读某地地质剖面图。完成题。
1.下列关于该处地质事件发生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2.图中①、②处岩石发生了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最有可能的是
A.下沉沉积—岩浆入侵—挤压褶皱—发生断裂—抬升侵蚀—下沉沉积
B.下沉沉积—挤压褶皱—发生断裂—岩浆入侵—抬升侵蚀—下沉沉积
C.下沉沉积—岩浆入侵—发生断裂—挤压褶皱—抬升侵蚀—下沉沉积
D.下沉沉积—挤压褶皱—岩浆入侵—发生断裂—抬升侵蚀—下沉沉积
E.石英岩、大理岩
F.板岩、大理岩
G.板岩、片麻岩
H.石英岩、片麻岩
参考答案:1. D
2. 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本题主要是判断出挤压褶皱、岩浆入侵和发生断裂的时间先后关键即可选出答案。从图中的岩浆岩分布来看,一定是先挤压形成褶皱后,再发生岩浆的侵入,现在岩浆岩所在的位置的沉积岩(石灰岩和页岩)被岩浆熔化。再根据断层两侧岩石的分布可以判定是岩浆侵入冷却后,再发生的断裂错位。故三者发生的时间先后依次是挤压褶皱、岩浆入侵和发生断裂。故选D
2.①处的岩石原本是页岩,经过岩浆的高温、高压作用发生变质作用后形成板岩;②处的岩石原本是石英岩,经过岩浆的高温、高压作用发生变质作用后形成大理岩
考点:地壳运动及地壳物质循环
点评:本组题的关键是要求考生能够通过地质剖面图的判读,准确了解图示区域曾经发生过的地壳运动及其时间上的先后顺序,同时要求考生了解常见的变质岩的形成过程。试题难度较大,考生不容易判断出图示区域的地壳运动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也不知道页岩变质后形成哪种变质岩,试题属于中高档的偏难的题目
本题难度:困难
5、单选题 下图为风力作用形成的地表形态,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有关图中所示的内容,叙述正确的是2.关于图中地貌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和治理措施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气候干旱,蒸发量大?②过度放牧?③过度开垦
④大风日数较多而且集中⑤改良土壤,引水灌溉⑥植树种草,保持生态平衡
A.图中地貌是黄土丘陵
B.该地盛行东北风
C.图示地区的环境问题是土地沙漠化
D.该地貌广泛分布在我国的西南地区
E.①②③
F.③④⑤
G.①④⑥
H.①②⑤
参考答案:1. C
2. 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和生态环境问题。
1.图示地区沙丘广布,反映风力沉积,土地沙漠化严重;根据沙丘的形状判断当地的盛行风向为西北风,该地区位于我国西北地区。
2.我国西北土地荒漠化的形成主要由于气候干旱、多大风等自然原因;而其治理措施主要针对当地植被破坏,恢复植被是主要的治理措施。故选C项。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