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1-08 13:02:28
1、单选题 读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和该地区4月16日等压线分布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根据图示信息,说法正确的是
A.沙漠的形成与副热带高压控制有关
B.河流流量小,径流年际变化大
C.山峰与城市相对高度不超过800米
D.陡崖绝对高度可能为1850米
【小题2】此时图中城市的风向及天气系统导致的气象灾害可能为,
A.偏南风暴雨
B.偏南风沙尘暴
C.偏北风寒潮
D.偏北风泥石流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图示区域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距海遥远,降水少,A错。因处于我国非季风气候区,图中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流量小,径流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小,B错。图中等高距为100米,图中山峰海拔高度为1900—2000米之间,图中城市海拔在1100—1200米之间,两者高差在700—900米之间,C错。图中陡崖崖顶位于1800米与1900米等高线之间,故D正确。
【小题2】按等压线图上画风的方法,可判断城市处风向为偏南风。图中城市即将迎来一次冷锋过境过程,因时间为春季,故可形成沙尘暴天气。B正确。
考点:等值线判读、天气系统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24分)
材料一 汉中地区是“中国最北缘柑橘生产基地”,气候温暖湿润,享有“橘乡”之美称。
材料二 不同地区存在不同水资源状况。汉中地区降水丰富,水土流失严重,“石坎梯地”(甲图)是汉中地区山区坡耕地整治常采用的一种模式。新疆水资源短缺,但冬季积雪较丰富,开发较少。
(1)据材料一,从位置、地形等方面分析汉中地区气候温暖湿润的原因。(10分)
(2)简述“石坎梯地”对水循环环节的主要影响。(6分)
(3)为了缓解新疆的缺水问题,有人提出将冬季的降雪加以利用,转化成为水资源,对此你持何态度,请说明你的理由。(8分)
参考答案:
(1)(共10分) 汉中地区位于秦岭南面,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2分),北部有山地天然屏障,冷空气不易侵入,受冷空气影响小(2分);地处河谷,地势低,热量不易扩散,气温较高(2分);东南走向的谷地,有利于暖湿气流(东南季风)进入(2分),在迎风坡受地形抬升形成地形雨,降水较多(2分)。
(2)(共6分) 石坎梯地可以有效拦截雨水(2分);滞缓径流,减缓地表径流流速,增加下渗(2分);地表径流减少,地下径流增多(2分)。
(3)(共8分) 支持(2分)新疆气候干旱,河川径流少,水资源短缺;新疆冬季降雪丰富;将积雪转化为水可以缓解当地水资源短缺状况,满足生产生活用水;有利于改善新疆的生态环境。(理由合理即可,任答三点得6分,只回答观点,不说理由,观点不给分)
反对(2分)将积雪直接融化成水,水量减少很大;积雪融化后,经下渗和蒸发,被利用的很少;积雪比较分散,收集难度大,成本高;人为收集积雪会使局部地区水循环(如蒸发、下渗等)减弱,有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理由合理即可,任答三点得6分,只回答观点,不说理由,观点不给分)
本题解析:
(1)气候温暖湿润要从气温较高、降水较多来分析。题目要求从位置和地形来分析成因。从位置来分析汉中位于35°N以南的地区,当地的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干燥;从地形来分析,汉中地区位于秦岭以南,冬季会阻挡冷空气南下,故当地冬季受冷空气影响小,冬季气温不会很低;该地处在汉江沿岸,在河谷地带气流不畅,且地势低,气温较高,热量不易散失;而且该处河谷的走向为东西走向,这样从海洋过来的暖湿气流容易进入,且在山地的迎风坡多地形雨,故当地较湿润。
(2)从图中可以看出“石坎梯地”相当于在梯田边加的一些石坎,这些石坎相当于是梯田的分界线,材料中提到石坎能整治水土流失。故起到的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是拦截坡面地表径流,使坡面地表径流减速,这样增加了下渗环节,使地下径流增加,而地表径流减少。
(3)该题为开放型题目,答题时既可以赞成也可以反对,若赞成就从冬季积雪转化为水资源带来的有利方面以及需要这样转化的原因来答题。若反对就从就从冬季积雪转化为水资源带来的不利方面以及转化遇到的问题来答题。由于新疆位于我内陆地区,常年降水稀少,极为缺水,其生产生活极为缺水,该地发展经济的制约因素为水资源短缺,而该地降雪多,可以采取该措施。但由于该地沙漠广布,这样转化来的水资源大量蒸发、下渗,使得转化来的水资源较少,导致成本高、收益少。
考点:气候成因的分析、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及新疆水资源利用问题的考查。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面四图(图中曲线表示等压线)中表示的风力最弱的是( )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两条等压线之间的数据差值越小,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小,风力越小,反之风力越大。四幅图中只有D图气压差值最小,故风力最小。
考点:该题考查风力大小。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几内亚比绍共和国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地处北大西洋沿岸,北邻塞内加尔,东部、南部邻几内亚,农业生产以水稻种植为主。根据以下图文材料,完成(1)-(4)题。(28分)
材料一:几内亚比绍示意图(图甲)和首都比绍气候统计图(图乙)。
材料二:近年,我国与几内亚比绍合作频繁,中方派遣技术人员,带来了国内的良种和先进种植技术,提供农机具和农药、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在该国进行水稻种植技术培训、示范和大田推广,使水稻单产比当地传统种植高5-6倍,被视为国际合作的样板。
(1)从东、西半球的划分来看,几内亚比绍属于 ,从水循环类型来看,热巴河流域属于 水循环。(4分)
(2)随着全球变暖,比热戈斯群岛部分岛礁面临被淹的威胁。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你对该地区能源开发有何建议?(6分)
(3)6月到11月是该地区的雨季,说出此时盛行风向并分析其原因。(6分)
(4)简述几内亚比绍种植水稻的自然区位条件,并分析该国水稻种植有哪些不利的社会经济因素。(12分)
参考答案:
(1)东半球 海陆间
(2)合理开发石油资源,加强海洋能,如潮汐能的开发利用;加强风能的开发利用;加强太阳能的开发利用;引进技术发展核电。
(3)西南风 受太阳直射点移动的影响,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向右偏转形成西南风。
(4)①赤道附近,光热充足,降水丰富;②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平缓;③河流较多,灌溉水源充足;④河口三角洲土壤肥沃。
①不利的社会经济因素:水稻种植经验不足,生产技术落后;②水利设施不完善,机械化程度低;③经济落后,劳动力素质不高。
本题解析:
(1)几内亚比绍位于20°W以东,属于东半球,热巴河最终注入大西洋,属于外流河,所以,该流域的水循环类型为海陆间循环。
(2)积极发展新能源,发挥其热带沿海地区的优势,重点开发海洋能、风能和太阳能等。
(3)该国西南临海,当吹西南风时,是当地的雨季。该国位于赤道以北,并且纬度较低,北半球夏季时,太阳直射点位置偏北,气压带风带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跨过赤道,经过偏向作用偏转成西南风。
(4)水稻是喜温喜水的植被,需要有充足的水源。几内亚比绍地处热带,水热充足,处在河口三角洲,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且水源充足。
作为非洲的发展中国家,缺乏水稻种植经验,机械化水平和生产技术不高是限制水稻生产的因素。
考点:农业区位因素。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我国北方某地气温水平分布图,回答问题。
小题1:若该地有一锋面活动,则该锋面的位置应在
A.①附近
B.②附近
C.③附近
D.④附近
小题2:若该锋面为快速移动的冷锋,会带来雨雪天气,则降水最集中的区域可能为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④⑤
D.①②⑤
小题3:此快速移动的冷锋可能带来的天气现象有
①暴雨 ②沙尘暴 ③寒潮 ④梅雨
⑤对流雨 ⑥大雪
A.①②⑤
B.②③⑥
C.②④⑤
D.①③④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小题3:B
本题解析:
试卷分析:
小题1:锋面附近,为冷暖气团的交界处,故温差最大,故判断为③处。
小题2:锋面降雨的雨区都位于冷气团一侧,结合上题结论,故锋面雨区应位于①②③区域。
小题3:结合图示的气温分布判断为冬季的冷锋影响,故可能形成寒潮、沙尘暴或暴雪天气。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锋面附近的气温、气压、雨区分布特征和形成的天气实例。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