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1-08 13:00:15
1、单选题 中国国家天文台首席研究员颜毅华说,新一轮太阳风暴将在2011年前后来临,从而给人类生活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据此回答1—2题。
1、上一轮太阳风暴发生的时间是
[? ]
A.1998年前后
B.2000年前后
C.2003年前后
D.2005年前后
2、当太阳风暴来临时,下列现象可能出现的是
[? ]
A.荒漠化日益严重
B.引发地球上的“磁暴”
C.干扰有线电通讯
D.地表平均气温下降
参考答案:1、B
2、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关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对磁场造成扰动,使无线电短波通讯中断
B.引起电离层扰动,导致磁针剧烈颤动等“磁暴”现象
C.太阳活动与地球气候之间存在一定联系,如与地球降水存在正相关关系
D.地球上与太阳活动有关的很多现象都具有11年的周期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太阳活动是太阳大气的不稳定性所导致的一些明显现象,对地球磁场造成扰动,引起“磁暴”现象,A错。引起电离层扰动,导致无线电短波通讯中断,B错。太阳活动中的黑子活动与地球的气候有一定的相关性,可能是正相关,也可能是负相关,也可能二者都有,C错。太阳活动的周期是11年,地球上与太阳活动有关的很多现象都具有11年的周期,D对。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图是正午太阳高度与昼长相关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能表示1月初赤道上的点是 ( )
A.a
B.b
C.d
D.e
【小题2】与a点相比较,e点 ( )
A.自转线速度大
B.自转角速度小
C.地转偏向力小
D.昼夜长短变化幅度大
【小题3】图中c点可能出现的区域是( )
A.回归线之间
B.极圈以内
C.低纬度地区
D.中纬度地区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小题3】D
本题解析:
【小题1】赤道上全年昼夜等长,1月初正午太阳高度大于66.5°。图中各点中,只有b点符合此特点。故选B。
【小题2】图示a点昼长为12小时,正午太阳高度为90°,表明纬度位置较低;e点昼长为24小时,正午太阳高度低于30°,表明所处纬度位置较高;与a点相比较,e点自转线速度小,地转偏向力大,昼夜长短变化幅度大;两者角速度相同。故选D。
【小题3】图示c点昼长略大于12小时,正午太阳高度为60°;30°纬线正午太阳高度取值范围是[46.5°,83.5°],60°纬线正午太阳高度取值范围是[16.5°,53.5°]。所以c点位于中纬度地区。故选D。
考点:地球运动的特征、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太阳大气层与其出现的太阳活动的组合,正确的是
[? ]
A.光球层——耀斑
B.色球层——黑子
C.日冕层——耀斑
D.光球层——黑子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是距地球最近、与地球关系最密切的一颗恒星。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小题1:下列哪项不属于太阳外部大气层
A.日冕层
B.色球层
C.太阳风
D.光球层
小题2:有关太阳辐射及对地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于太阳活动
B.太阳辐射与地球上某些自然灾害如火山爆发、水旱灾害的发生有关
C.太阳辐射是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
D.太阳辐射的电磁波对地球磁场影响明显,从而使地球上产生“磁暴”现象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太阳结构和太阳辐射。
小题1:太阳外部大气分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
小题2:太阳辐射对地球的主要影响是为地球提高了各种能源,维持了地表的温度,也促进了地球上的大气运动和水循环、生物活动等。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