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1-08 12:40:52
1、单选题 该表反映了四个省区煤炭、太阳辐射能、天然气、水资源四种资源的丰歉程度(★号越多代表资源分布越丰富),据此回答问题。
1.图中表示水资源的是2.与③省区相比,①省区的乙类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A.丙
B.乙
C.甲
D.丁
E.地处低纬度地区,太阳高度角大
F.地处内陆,降水少,晴天多
G.地质时期曾是森林茂密的地区
H.地壳运动频繁
参考答案:1. A
2. 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自然资源。
1.上述四省区,水资源最丰富为广东和四川位于湿润地区;而陕西和新疆位于西部地区,水资源少;新疆最少。故选丙
2.根据乙类资源的分布:新疆最丰富,而四川最贫乏,判断为太阳能资源;故新疆太阳能资源丰富,主要是由于位于内陆地区,气候干旱,晴天多,则光照强。
本题难度:困难
2、综合题 读“世界板块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表示的板块名称:
? D___________板块,E___________板块,F___________板块。
(2)红海是图中的_____板块和_____板块(填字母)相互_________(运动方式)形成的。
(3)在AD板块相互碰撞的地带,常常形成(多选)
? A、高大的山脉
? B、巨大的高原
? C、深邃的海沟
? D、岛弧
参考答案:(1)太平洋;美洲;南极洲
(2)B;C(BC位置可互换);张裂
(3)C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图是2006—2011年各年5月中下旬长江中游洞庭湖和鄱阳湖水体面积变化对比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该时期两湖水体面积变化的特点是2.该时期鄱阳湖水体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两湖水体面积均持续减少
B.两湖水体面积变化基本同步
C.洞庭湖水体面积变化逐年减小
D.2009—2010年鄱阳湖水体面积变化最大
E.鄱阳湖流域降水量的变化
F.鄱阳湖流域蒸发量的变化
G.鄱阳湖出水量的变化
H.长江干流入湖水量的变化
参考答案:1. B
2. 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该时期两湖水体面积变化有增有减,并非持续减少,A项错。两湖水体面积变化状况基本一致。洞庭湖水体面积变化有增有减,不是逐年减小。鄱阳湖水体面积变化最大的是2010-2011年。
2.该时期鄱阳湖水体面积变化较大,原因可能多种,但起决定性的原因是该流域降水量的变化。
考点:该题考查陆地水体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读某河流径流特征与降水、气温的关系示意图,回答问题
1.该河流2.该河所在的地区可能是
A.径流季节分配比较均匀
B.河水稳定补给地下潜水
C.冬季封冻断流
D.以雨水补给为主
E.恒河平原
F.亚马孙平原
G.巴西高原
H.密西西比河平原
参考答案:1. D
2. A
本题解析:1.根据气候类型判断的三步骤,该地属于热带季风气候,以雨水补给为主;径流量大值出现在夏秋季节;夏季河水稳定补给地下潜水、冬季地下潜水补给河水。
2.该地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所在的地区可能是恒河平原。
本题难度:困难
5、单选题 读“某学生画的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图3)”和“喜马拉雅山某处化石照片”(图4),完成下题。
1.图3中箭头标注错误的是2.照片中含化石的岩石按成因属于
A.①⑥
B.④⑧
C.⑦⑧
D.④⑦
E.沉积岩
F.变质岩
G.侵入型岩浆岩
H.喷出型岩浆岩
参考答案:1. C
2. 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质循环。
1.⑦岩浆只能生产岩浆岩,而不能生成其他类型的岩石,错误。⑧岩浆岩只能由岩
浆冷凝生成,而不可能由其他类型的岩石转化而来,错误。故选C项。
2.含有化石是沉积岩的特征。故选A项。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