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1-08 12:37:04
1、单选题 下列区域中,近地面风向与等压线的交角最小的是( )
A.海洋
B.山地
C.丘陵
D.高原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风向与等压线的交角与摩擦力大小有关,摩擦力越小,交角越小,摩擦力越大,风向与等压线的交角越大,故海洋上的摩擦力最小,故交角最小。
考点:该题考查风的作用力。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共14分)
材料一 大同市(112°15′E~114°15′E,39°00′N~40°30′N),是山西省第二大城市。位于黄土高原东北边缘,平均海拔1 056米。人们常说“万紫千红总是春”,但大同万紫千红之时却在夏季。旅游者们多于夏季来此避暑观光。下图为大同气候资料。
材料二 大同市素有“中国煤都”之称,采煤历史有2 000多年。境内煤炭地质储量718亿吨,采出的煤被称为“世界动力煤细粮”,并宜于制煤气,是煤化工业的好原料。
材料三 大同市某地自然景观图。
(1)大同市的气候类型是什么?分析旅游者多于夏季来此避暑、观光的原因。(共6分)
(2)依据材料二判断大同煤炭资源的特点有哪些?(2分)
(3)该地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什么?结合材料分析该生态环境问题形成的原因。(共6分)
参考答案:
(1)温带季风气候(2分) 大同纬度较高,海拔较高,夏季气温较低,凉爽怡人;大同夏季自然风光优美。(每点2分,共4分)
(2)储量大 质量优(2分)
(3)水土流失(2分) 位于黄土高原边缘,地势起伏大:夏季降水集中且强度大;煤炭资源开采,破坏地表植被。(任答其中两点得4分)
本题解析:
(1)大同市1月气温接近-10°,并且雨热同期,所以为温带季风气候。从材料中可以读出,大同市纬度较高,海拔较高,所以夏季凉爽且环境优美,适宜避暑观光。
(2)煤炭地质储量718亿吨,说明储量大;采出的煤被称为“世界动力煤细粮”,说明煤炭质量好。
(3)大同市位于黄土高原区,水土流失严重。
自然原因:地势起伏大且降水集中。人为原因:煤炭开采破坏了地表植被。
考点:水土流失及其综合治理。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该图为某沿海岛屿20°纬线的地形剖面及两地气候统计图,据图完成13~14题。
小题1:关于该岛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北半球
B.按成因属于大陆岛
C.7月气温最高,降水集中在冬季
D.附近有寒流流经
小题2:甲地与乙地气候类型不同,主要影响是(?)
A.纬度位置
B.大气环流
C.洋流
D.地形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1: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世界局部区域分析。
小题1:结合经纬度分布:该岛位于45°E---50°E附近,故判读为马达加斯加岛,该纬线为20°S纬线。
小题1:甲位于马达加斯加岛的西侧,为东南信风的背风坡,降水少,形成热带草原气候;而乙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丰富,形成热带雨林气候。故地形是甲乙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一:下图为欧州部分图
材料二:A岛虽地处北极圈附近,但该岛气候温和湿润,夏季凉爽宜人,冬季也比较暖和,所以人称为“极地花园”。同时A岛是世界上温泉最多的国家,所以又被称为“冰火之国”。
(1)A岛有“极地花园”之称的主要原因是受 影响;
(2)A岛温泉广布的原因是 ;
(3)B岛居民一有休假就喜欢到地中海沿岸等地晒太阳,简述其主要原因。
(4) C半岛西侧国家沿海峡湾幽深的原因是 。
简述该国西侧海域对该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参考答案:
(1)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增温增湿;
(2)处于板块张裂处,地热资源丰富;
(3)该国为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湿润;经济发达,居民富裕,有足够资金外出。
(4)冰川的侵蚀作用;生产石油,并发展石油相关产业; 发展渔业;海上航运等。
本题解析:
(1)A岛虽地处北极圈附近,但该岛气候温和湿润,夏季凉爽宜人,冬季也比较暖和。主要受到北大西洋暖流的增温增湿的影响。
(2)在全球的板块分布示意图中,冰岛(A岛)位于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的生长边界上,地热资源丰富,多温泉分布。
(3)B岛为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湿润,相对而言光照不多,地中海地区夏季炎热干燥,自然条件的不同,有吸引力。同时B岛经济发达,居民富裕,有足够资金外出。要从自然和经济两种角度综合分析。
(4)C半岛西侧国家沿海地区,由于受到冰川的侵蚀作用,产生幽深的峡湾。该半岛西侧海域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分布, 生产石油,并发展石油相关产业;有北海渔场分布,便于发展渔业;沿海海域较宽阔,有便利的海上航运,促进该国经济的发展。
考点:本题考查西北欧地区气候、地质状况、旅游和经济发展状况.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14分)下图示意世界某区域及甲、乙两城市各月降水量柱状图。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比较甲、乙两城市降水的差异,并分析其主要原因。(6分)
(2)解释甲城市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出现在4月的原因。(4分)
(3)甲城市所在国有在丙地峡开凿运河的构想,如果你是该国一员,你赞成还是反对该工程的建设,请说明理由。(4分)
参考答案:
(1)差异:乙地降水总量比甲地大;季节分配比甲地均匀。(每点1分,共2分)
理由:乙地位于赤道附近,终年盛行上升气流,全年降水较多,季节分配均匀;甲地5-10月受西南季风影响,降水多,11月-次年4月,受东北季风影响,降水少。(每点2分,共4分)
(2)4月甲城市正午太阳高度较大,太阳辐射较强;雨季尚未到来,降水较少,日照较强,升温较快。(每点2分,共4分)
(3)赞成。理由:修建运河能够带来大量投资,推动基础设施建设;拉动相关产业发展 ,增加就业机会;缩短联系距离。
反对。理由:该国经济实力弱,修建运河投资大,资金缺乏;配套设施不完善,管理经验不足,运营成本高;海水进入地峡造成沿岸地区生态破坏。(每点2分,共4分。答出两点即可,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本题解析:
(1)读图,乙地位于赤道附近,终年盛行上升气流,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降水较多,季节分配均匀。甲地是热带季风气候,5-10月受西南季风影响,降水多。11月-次年4月,受东北季风影响,降水少。结合右图判断,乙地降水总量比甲地大,季节分配比甲地均匀。
(2)根据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4月甲城市正午太阳高度较大,太阳辐射较强。此时雨季尚未到来,降水较少,晴天多,日照较强,升温较快。
(3)开放性题,言之有理即可。从经济效益角度分析,在丙地峡修建运河能够带来大量投资,推动基础设施建设。拉动相关产业发展 ,增加就业机会。缩短区域间联系距离。所以赞成。从经济实力与生态保护角度看,该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弱,修建运河投资大,资金缺乏。配套设施不完善,管理经验不足,运营成本高。海水进入地峡造成沿岸地区生态破坏。
考点:不同区域气候差异及形成原因,区域开发条件及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