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1-08 12:34:36
1、单选题 2013年6月11日,我国成功发射了神州十号。这次航天飞行的亮点之一是太空授课,北京时间6月20日10时04分至10时55分,王亚平展示了微重力条件下的特殊物理现象。
【小题1】太阳系八大行星中,距离太阳最近的是( )
A.地球
B.水星
C.木星
D.海王星
【小题2】移居日本东京(东九区)的中国小朋友李阳要想全程收看本次“太空授课”,他最迟
必须在当地时间几点打开电视机( )
A.6月20日11时04分
B.6月20日9时04分
C.6月20日11时55分
D.6月20日9时55分
【小题3】太空授课直播时,地球的昼夜分布情况最接近下图中的(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小题3】A
本题解析:
【小题1】太阳系八大行星中,水星、金星的公转轨道位手地球公转轨道以内。称为地内行星;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的公转轨道位于地球公转轨道以外,称为地外行星,其中距离太阳最近的是水星,所以本题B正确。
【小题2】在区时的计算中,每隔一个时区,时间相差一小时,一般来说:位置越偏东的地方,时刻越早。东京位于东九区,北京位于东八区,所以东京的时间比北京早1小时,所以北京时间6月20日10时04分至10时55分,王亚平进行“太空授课”时,日本东京的时间为6月20日11时04分至11时55分,所以排除B、D,如果中国小朋友李阳在6月20日11时55分打开电视机,则授课刚结束,因此他最迟必须在当地时间6月20日11时04分打开电视机,所以本题A正确。
【小题3】6月20日10时04分至10时55分太空授课直播时,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被回归线附近,则北极附近出现极昼现象,南极附近出现极夜现象。据图可知:A为北极俯视图,北极附近出现极昼现象,A正确;B为北极俯视图,此时晨昏线通过北极点,则全球昼夜等分,太阳直射在赤道上,B错;C为侧视图,此时晨昏线通过极点,则全球昼夜等分,太阳直射在赤道上,C错;D为南极俯视图,南极附近应该出现极夜现象,而此时南极附近为极昼现象,D错,所以本题A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国际天文联合会宣布批准将中山大学学生叶泉志发现的161 715号小行星命名为“汶川星”,以此悼念在汶川大地震中的罹难者。读“太阳系成员示意图”,完成下题。
小题1:“汶川星”应位于( )
A.①和②之间
B.②和③之间
C.③和④之间
D.④和⑤之间
小题2:报道称:2050年1月1日,人类在距离地球50亿光年的地方,发现有与地球一样存在生命的行星A。下列关于这颗“A”行星的叙述,可能性较小的是( )
A.该行星表面应存在大气层
B.该行星的温度应能使水常处于液体状态
C.该行星应有像月球一样的卫星
D.离该行星最近的恒星比较稳定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汶川星”位于小行星带,而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即图示②③之间。
小题2:适宜的温度、液态水、较厚的大气层和稳定的光照是生命物质存在的基本条件,故C项可能性最小。
点评:本题难度低,基础性试题,学生只要掌握小行星带的基本位置,并能结合地球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综合分析即可。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右图中的“蓝月亮”为科学家用计算机模拟出的银河系中一个可能孕育生命的外星天体,据推测它本身不发光,但该天体上光照良好。据此回答下题。
【小题1】“蓝月亮”上的光照可能来自:( )
A.太阳
B.地球
C.行星
D.恒星
参考答案:
【小题】D
本题解析:
【小题】“蓝月亮”本身不发光,银河系中自身能发光的为恒星,“蓝月亮”上的光不一定来自太阳,但一定是恒星,A错D对;地球为行星,行星自身不发光,B.C错。
考点:银河系天体特征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小行星带位于哪两颗行星轨道之间
A.木星和土星
B.金星和地球
C.地球和火星
D.火星和木星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是太阳系中八大行星之一。按距太阳由近到远顺序排列,八大行星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小行星带位于火星 木星之间,绕日公转都为逆时针方向。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是( )
A.日冕
B.极光
C.太阳光
D.黑子和耀斑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太阳活动主要标志是太阳黑子和耀斑,耀斑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对地球的气候(降水),电离层(无线电短波通讯),磁场(有“磁暴”现象)和在高纬度的夜空有极光出现。
考点:太阳活动。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