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1-08 12:31:56
1、综合题 下面是一次探究实践活动
1、活动材料:
大玻璃缸1个、隔板1块、冰1盒、热炭1盒、塑料薄膜1卷、香烟1根。
2、实验过程:
①把隔板放在玻璃缸内,把玻璃缸分成两部分。一边放入冰块,一边放入热炭。
②覆盖上塑料薄膜,把点燃的香烟从顶部放入玻璃缸内。
③抽掉中间隔板,观察烟雾的运动。
(1)请你在下图中绘出观察结果(烟的流动)。
(2)归纳分析:
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上面实验原理
①在下图中绘出城市“热岛效应”示意图。
②绘制绿洲“冷岛”效应的大气运动图:(在图中所示横线处标上气流运动箭头)
2、单选题 在晚秋或寒冬,我国北方地区用人造烟幕来防御霜冻的原理是
[? ]
A.增强太阳短波辐射
B.增强大气逆辐射作用
C.增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
D.增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
3、单选题 下列现象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无关的是
[?]
A.夏季多云的白天,气温不会太高?
B.初冬晴朗的夜晚容易霜冻
C.日落后一段时间天空仍然明亮?
D.晴朗的白天天空呈蔚蓝色
4、单选题 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做两个相同规格的玻璃箱,甲底部放一层土,中午同时把两个玻璃箱放在日光下,十五分钟后,同时测玻璃箱里的气温,结果发现底部放土的比没有放土的足足高了3℃。回答1—2题。
1、该实验主要目的是测试
[? ]
A.大气的温室效应
B.大气的热力运动
C.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的时刻
D.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2、甲箱气温比乙箱气温高的原因是
[? ]
A.太阳辐射强弱差异
B.地面辐射强弱差异
C.大气吸热强弱差异
D.大气辐射强弱差异
5、单选题 读下图,回答1~2题。 
1、图中A、B、C三个箭头所表示的辐射依次是
[? ]
A、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太阳辐射
B、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
C、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太阳辐射
D、太阳辐射、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
2、多云的夜晚比晴天的夜晚近地面气温高,是上图中的哪一过程
[? ]
A、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A
B、大气的反射作用—D
C、大气的吸收作用—B
D、大气的逆辐射作用—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