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1-08 12:26:23
1、单选题 2011年7月底在泰国南部地区因持续暴雨而引发的洪灾,至少造成366人死亡,两百万人受洪水影响,下图为东南亚部分地区示意图。
分析曼谷发生严重洪涝灾害的原因。(10分)
参考答案: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集中,强度大;北、东、西三面地势高,汇水快;地处河口冲积平原,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受泰国湾潮汐顶托影响较大;全球变暖,极端天气增多;人口增长和城市化进程快,受灾严重;城市排水设施不够完善。(任答5点,每点2分,10分)
本题解析:曼谷位于泰国南部,邻海,属热带季风气候,受西南季风影响夏季降水集中,且强度大;北、东、西三面地势高,汇水快;曼谷又地处湄南河河口冲积平原,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受泰国湾潮汐顶托影响较大;加之全球变暖,极端天气增多;泰国近年来人口增长快和城市化进程快,使得受灾加重;城市排水设施不够完善。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气温、降水量、蒸发量、植物生长量四要素随纬度分布变化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代号与各要素对应正确的是? (? )
A.①—蒸发量
B.②—降水量
C.③—植物生长量
D.④—气温
小题2:影响②曲线在纬度20°附近发生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是? (? )
A.热量
B.水分
C.植被
D.土壤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读图分析,①在赤道附近数值最大,根据最大值判断,若是温度曲线,则气温接近50°C,所以不可能是温度,该纬度受赤道低压带影响,降水在2000mm以上,所以应是降水量,不是蒸发量A错。赤道附近是热带雨林气候,植物生长量大,纬度升高,植被减少,植物生长量少,②是植物生长量,不是降水量,B错。③曲线在20°-30°纬线附近数值最大,,这里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蒸发旺盛,赤道附近因降水多,阴天多蒸发较少,所以应是蒸发量,C错。温度的变化规律是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读图可以判断,④是气温曲线,D对。
小题2:②曲线是植物生长量,在纬度20°附近数值最小,主要是因为气候干旱,水分少,形成了沙漠气候区,以荒漠植被为主,所以生物量小,B对。②曲线两侧地区或热量多,或热量少,生物量都比该地大,所以A错。植被小的原因是气候干旱,水分少,C错。土壤是影响因素,不是决定因素,D错。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印度的煤、铁、锰等矿产主要分布在德干高原
A.东北部
B.东南部
C.西北部
D.西南部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世界区域地理。印度的煤炭、铁、锰等矿产资源主要分布于德干高原的东北部地区。
点评:知识性内容,容易题。
本题难度:简单
4、综合题 据中新网2012年3月12日电,印度尼西亚为了加快国家发展,计划把全国使用的三个时区整编成一个时区。届时印度尼西亚时间将与北京时间相同。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11分)
材料一:印度尼西亚及周边区域图和雅加达气候资料图。

材料二:印度尼西亚主要岛屿基本情况。
?
占全国人口比重?占全国总面积比重
(1)印度尼西亚又被称为?之国。
(2)如果印度尼西亚统一采用新时区后,9月23日,当雅加达(107°E)正好日出时,印度尼西亚时间为________,这天,图中首都城市中,正午日影最短的是________。?
(3)雅加达的气候类型是?,其气候特点是?。降水最多的季节为________,此季节的降水主要是受________(气压带或风带)控制而形成的。印度尼西亚被称为太平洋的一叶“肺”,是因为________(自然资源)分布广泛而得名。
(4)材料一气候图中,①处气温相对较低,其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印度尼西亚人口密度最大的岛屿是________,政府曾鼓励人口从该岛迁向其他岛屿,但效果一直不明显,主要原因是其他岛屿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千岛?(1分)?(2) 6时52分 新加坡 (2分)
(3)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高温,有明显的旱雨两季?夏季 赤道低气压带 热带雨林(森林)(6分)
(4)此时降水较多(阴雨天气多),大气的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2分)
(5)爪哇岛 交通不便 经济发展滞后(3分)
本题解析:(1)印度尼西亚是世界最大的群岛国家,故有“千岛之国”之称。(2)印度尼西亚统一采用新时区与北京时间相同,即为东八区区时,120°E的地方时,较107°E的地方时早52分钟,9月23日为秋分日,全球昼夜平分,日出均为当地时间6时,故东八区的区时为6时52分。该日太阳直射赤道,离太阳直射点越近,则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正午日影越短。(3)直接根据该地的气温、降水量分布,该地区终年高温,夏季降水量尤其集中,故判断为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特征应从气温、降水量分布分析。雅加达位于南半球,1月降水量丰富,反映夏季降水量多。此时全球气压带风带南移,故该地区受赤道低压带控制,“肺”反映其调节气候的作用,由于该地区为热带雨林区。(4)结合该地区的降水量分布可判断,①处此时降水量丰富,故多阴雨天气,气温较低。(5)印度尼西亚人口主要集中于首都所在的爪哇岛。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可从自然条件和经济因素分析,而经济因素是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但考点较多,解题需要把握以下几点:①掌握世界重要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基本特征。②能根据气温、降水量的分布判断气候类型,掌握“以温定带,以水定性”的基本规律;③掌握地方时计算的一般方法:所求时间=已知时间+时差,东加西减。④结合区域的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条件判断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印度易发生水灾的主要原因是
A 东北季风来的晚会退得早
B西南季风来的晚会退得早
C东北季风来的早会退得晚
D西南季风来的早会退得晚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西南季风对南亚农业有重要的影响。有的年份,西南季风来得晚,或退得早,或是风力太弱,雨水就不足,易造成旱灾;相反的话就易造成水灾。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