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27 02:12:28
1、单选题 “四季无寒暑,一雨便成秋”的现象出现在
A.横断山区
B.滇南谷地
C.昆明地区
D.塔里木盆地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昆明受地形影响可以说“四季如春”。此题A选项“无寒”是不可能的,而B受冬季风影响较少,“秋”也不可能,D选项在我国西北,本身大陆性较强,只能选C。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河流中,水位季节变化最大、汛期最短的是(?)
A.长江
B.黄河
C.闽江
D.珠江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这四条河流主要补给类型都是降水补给,而黄河流域降水的季节变化最大,雨季最短,所以黄河的水位季节变化最大,汛期最短。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河流的水位变化及汛期的长短,试题难度中等,解题关键是掌握河流的补给类型及其流域内的降水特点。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中国人的景观大道”是指从上海一直延伸到西藏樟木友谊桥的318国道。这条带状景观长廊,几乎整合了中国所有类型的自然景观及人文景观。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这条景观大道上,东西方向自然差异较小的是
A.海拔高低
B.昼夜温差
C.植被类型
D.昼夜长短
小题2:在该景观大道,杭州和西藏都有的景观是
A.海滩浴场
B.湖光山色
C.林海雪原
D.险峰飞瀑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读图,这条景观大道,从上海一直到西藏樟木友谊桥,从平原到青藏高原,海拔高度变化大,A错。东端昼夜温差较小,西端青藏高原上的昼夜温差较大,B错。从亚热带植被到高寒植被,植被差异大,C错。根据昼夜长短变化规律,同一纬线上的点,昼夜长短相同,所以差异最小的是昼夜长短,D对。
小题2:西藏没有海滩浴场,A错。我国有两大湖区,一是西藏所在的青藏高原湖区,一是杭州所在的东部平原湖区,所以两地都有的景观是湖光山色,B对。杭州没有林海雪原景观,也没有险峰飞瀑,C错、D错。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湿地与森林、海洋被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其在防洪、抗旱、调节气候、控制污染等方面具有其他生态系统所不可替代的功能和效益,被誉为地球之“肾”。回答问题。1.下列地理事物中都属于湿地的是
①纳木错?②滩涂?③黄河?④渤海?⑤水稻田2.我国政府下令停止开垦三江平原上的沼泽地,主要原因是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⑤
E.三江平原的土壤十分贫瘠
F.开发的成本太高
G.粮食过剩,价格下降
H.为了保护、改善生态环境
参考答案:1. D
2. 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
1.根据所学的教材的相关内容可知,湿地主要包括沼泽、河湖、沿海滩涂等,就是不能包括渤海,因为渤海属于海洋生态系统。根据提供的选项只有选D正确
2.从上题的分析可知,沼泽属于湿地生态系统,根据材料与所学的的知识可知停止对三江平原上的沼泽地的开垦的目的不是因为这里的土壤贫瘠,开发成本太高,也不是我国的粮食过剩,价格下降,而是为了保护、改善生态环境。故选D
考点:区域的生态环境建设
点评:本组题要求考生熟悉湿地所包括的范围及其生态功能,通过结合材料与所学的必修3中的相关内容,完成本组题不是太难,属于容易题。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图为我国甲、乙两区域的示意图,读图回答题。
小题1:关于甲、乙两区域河流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甲区域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乙区域以雨水补给为主
B.甲区域以内流河为主,乙区域以外流河为主
C.甲区域以春汛为主,乙区域以夏汛为主
D.甲区域水系呈向心状,乙区域水系呈放射状
小题2:甲、乙两区域分别盛产棉花和天然橡胶,其共同的区位优势是
①夏季热量充足?②劳动力价格较低?③农业科技发达?④农业机械化程度高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图示的重要地理事物及轮廓判断,甲位于塔里木盆地;乙为我国海南岛;塔里木盆地的河流流量主要受冰川融水补给为主,故河流流量受气温影响,夏季流量大,C错误。
小题2:结合上题分析,两地共同的区位优势是夏季热量充足,劳动力价格较低,而两地的经济发展水平都还较低,故科技和机械化水平较低。
点评:本题难度低,基础性试题,学生只要能根据重要地理事物准确进行区域定位,并结合我国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进而分析河流流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和流量的季节变化特征等内容。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