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27 02:12:08
1、单选题 表中数据为三个经济地带10年间主要经济指标的发展情况,图为1980~2009年三个经济地带GDP增长。结合图和表中信息,完成下面3题。

小题1:关于三个经济地带2000~2009年经济发展的论述正确的是
A.三个地带都有较快的增长
B.中、西部地带经济总量增长最多
C.东部地带经济总量增长最小
D.2l世纪三个地带差距在变小
小题2:导致我国东、中、西部经济发展差距的社会经济原因是
①产业结构的差异?
②资源分布的差异?③距海远近的差异 ④开放程度的差异
A.①④?B.③④? C.①③?D.②④
小题3:2000年以来,西部经济带人口总量占全国比例由23%上升到28.6%,其根本原因是
A.自然环境的改善
B.经济水平的提高
C.西部大开发政策
D.基础设施日趋完善
2、综合题 随着我国工业的快速发展,农业的现代化进程也随之加快。据此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是江苏省沿海地区农业生产区位示意图。
材料二:
下表是2000年和2008年江苏省沿海地区耕地投入能值比较表(单位:太阳能值/1019sej)。
材料三:
下表是2000年和2008年江苏省沿海地区耕地产出能值比较表(单位:太阳能值/1019sej)。
(1)淮河是我国重要的______________气候与______________气候分界线。小麦和水稻作物的分界线是____________。
(2)从耕地投入能值(材料二)来看,影响该地区农业生产最重要的自然区位因素是______;2008年,影响农业生产最重要的区位因素是_______。
(3)现代农业又称为“石油”农业。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值逐渐降低,而_____________能值在农业生产投入中占绝对比重。在农业生产投入中,不可更新工业辅助能主要是由_______能源转化而来。
(4)江苏沿海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棉花生产基地,试分析其优越的气候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与2000年相比,2008年投入产出能效相对较________(低或高),请分析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对江苏沿海地区耕地资源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单选题 地貌对人类的经济建设有重要影响。下列叙述中不适宜的是:
A.我国横断山区山高坡陡,不适合种植业
B.我国东部季风区的平原与盆地地势低平、水热条件好,是重要产粮区
C.在长江中游围湖造田,可以增加耕地面积,有利于农业生产
D.我国喀斯特地区土层薄、肥力低,对农业生产很不利,但有利于开发旅游资源
4、单选题 下图为我国西北某地简图,P地为钢铁厂,完成1~3题。 
1、图中农业区分布的地形主要是
[? ]
A、冲积扇
B、河流沿岸平原
C、河边滩地
D、河流三角洲
2、图中城区的分布特点有①紧临矿产资源②沿河流分布③紧临农业区④沿交通线分布
[?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3、本地易发生污染事件的主要原因是
[? ]
A、三面环山,钢铁厂排放的大气污染物不易扩散
B、河流水量不大,导致钢铁厂排放的污染物浓度偏高
C、本地夏季风会把钢铁厂的废气带到城区积累
D、农业区的农业使用化肥和农药量太大
5、单选题 关于东北地区的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正确的是
A.地形是农业生产最难以改造的自然条件
B.自西向东降水量逐渐减少
C.东北地区黑土、黑钙土分布广泛,不利于农业生产
D.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机械设备、化肥等生产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