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27 02:05:51
1、单选题 图中M表示我国某县2008年农产品产值构成。读图回答7—8题:
小题1:影响该县农业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地形和气候
B.土壤和水源
C.市场和交通
D.政策和劳动力
小题2:该县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大力发展城郊的“都市农业”,以下适合“都市农业”发展的产业部门有
A.观光农业
B.商品谷物农业
C.大牧场放牧业
D.水稻种植业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农业。
小题1:根据该县主要的农作物以蔬菜水果比重最高,该类农业生产属于市场指向型;
小题2:“都市农业”布局在大都市周围,地价高,故适于布局产值高的农业部门,观光农业符合。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图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单位:mm),完成题。
小题1:影响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的主要因素有:
①农牧活动 ②距海远近 ③季风风向 ④纬度位置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小题2:乙平原农业生产的不利条件的是:
A.年降水量不足,缺乏灌溉水源
B.纬度偏高,低温冻害影响农作物生长
C.耕地多为旱地,人均耕地少
D.广泛分布红壤,土壤肥沃
小题3:我国政府停止开垦丙山脉,采取封山育林的措施,主要原因是:
A.伐木难度大,成本高
B.开发特色森林旅游
C.进口木材,成本低?
D.抚育更新森林资源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B
小题3:D
本题解析:
小题1:受距海远近和夏季风的影响,我国东北地区年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小题2:乙平原为我国的东北平原,其影响农业生产的不利条件的是纬度偏高,低温冻害影响农作物生长。
小题3:我国政府停止开垦丙山脉,采取封山育林的措施,主要原因是抚育更新森林资源。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学生只要掌握了东北地区的自然条件与东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应采取的措施,本题不难作答。
【知识小结】东北区(黑、吉、辽)农业的综合分析:
1、自然条件分析
(1)长冬严寒但夏季温暖,日照时间较长,一年一熟;年降水量平均达400—600mm,属湿润半湿润区,灌溉水源充足。
(2)东北平原地势低平,土层深厚,遍布肥力较高的黑土,对农业机械化耕作极为有利。
(3)冻土广布,保证了土壤有较好的墒情。
(4)沼泽地面积很大,也已通过排干水分来开发利用,但在开发中也引起了气候变干,所以沼泽地开发不宜过量。
(5)本区纬度较高,热量资源不足,农作物在秋季降霜早或春季温度低时会受到低温冷害,农作物大幅减产。
2、农业特色
(1)以玉米、春小麦为主的商品粮基地,主要在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
(2)以大豆、甜菜为主要经济作物,大豆产量占全国的1/3以上,出口量占全国90%以上,黑龙江是我国最大的大豆产区。甜菜产量占全国一半以上,以松嫩平原为最多。
(3)其它经济作物有亚麻、柞树(柞蚕)、苹果、烤烟等。
本题难度:简单
3、综合题 阅读
下面城镇周围农业区位安排图,请你根据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自然条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判断下列各农业区位安排是否合理?如不合理,应怎样调整?(每空2分,共10分)
A地养奶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地养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地种小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地种果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地种蔬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图是我国北纬30?附近1949年与2010年的土地利用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图中土地利用的主要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A.耕地大增,林地和城市用地减少
B.城市用地和滩涂大增
C.林地和草地大量减少,耕地基本不变
D.林地、草地和滩涂都减少,而耕地大增
小题2:土地利用的主要变化带来的主要问题是:
A.耕地质量降低
B.水土流失加重而导致河流洪灾可能频繁
C.寒潮和沙尘暴影响加重
D.城市用地紧张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土地利用形式的转变。从图中可以看出,林地、草地和滩涂的面积都减少,耕地面积变大,城市用地增减。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小题2:该地区位于我国南方丘陵地区,降水量较大。林地、草地和滩涂的面积都减少,耕地面积变大,有可能导致林地、草地和滩涂的面积都减少,耕地面积变大。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下表为珠江、淮河流域有关数据对比表。读表并回答问题。
※为2005年数据
(1)淮河流域面积约为珠江流域的3/5,而径流总量却不足珠江的1/5,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淮河流域水资源利用率远高于珠江流域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珠江中下游地区夏秋季节多突发性暴雨洪水,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冬季河口处常
? 受海水入侵的威胁,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淮河流域7、8月份多洪水,主要气候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珠江、淮河流域的耕地面积分别约为480万公顷和1200万公顷。若两流域单位面积耕地的农业污染
? 量相当,根据耕地面积和径流总量对比关系,淮河受农业污染的程度约为珠江的____倍(取整数)。
参考答案:(1)珠江流域降水丰富(淮河流域降水少)
(2)淮河流域的水库库容与径流总量的比值高
(3)台风影响;冬季流域内降水少,径流量小
(4)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
(5)13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