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27 00:40:07
1、单选题 中国处在国际产业转移的核心地带,中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时,需严格限制高碳产业。据此完成1~3题。1.下列关于产业转移的说法,正确的是2.我国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核心地带,其根本原因是3.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政府部门该如何“过滤”国外产业转移的迁入,下列说法合确的是
①取消针对外资企业的优惠政策?
②提高项目的投资金额
③要警惕高耗能、高污染产业转移?
④要提高“进门”产业的选择标准
A.不发达地区往往是落后产业的迁出地
B.发达地区往往是落后产业的承接地
C.向发达地区转移的往往是劳动力和资源密集型产业
D.不发达地区承接的往往是劳动力和资源密集型产业
E.企业为利用我国丰富的原材料
F.企业为开发我国庞大的市场
G.发达国家为转嫁污染
H.企业为降低生产成本,获取最大利润
I.①②
G.③④
①③
②④
参考答案:1. D
2. D
3. B
本题解析:1.不发达地区劳动力资源和矿产资源往往较为丰富。不发达地区往往是落后产业的迁入地;不发达地区承接的往往是劳动力和资源密集型产业。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2.我国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核心地带,有可能是利用中国充足的劳动力,有可能是开发中国的市场,其根本原因是企业为降低生产成本,获取最大利润。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3.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应减少接受高耗能、高污染产业转移;要提高“进门”产业的选择标准。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山东省局部地区图,回答以下1—3题。?
1.对山东半岛上的河流水文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A.断流
B.短小、流急
C.狭长、流速慢
D.无冰期
2.青岛的家电业闻名全国,其优势条件有
①位于东部沿海地带,气候宜人
②改革开放早,对外开放程度高
③劳动力丰富,素质高
④河流水运交通便利
⑤本地市场广阔
⑥产业基础好,社会协作条件好
[?]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②③⑥
D.①④⑤
3.图示地区的经济发展需要注意保护生态环境中的
①湿地资源②淡水资源 ③煤炭资源④土地资源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参考答案:1.B
2.C
3.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珠江三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国际直接投资和外贸额所占全国比重的变化图”,回答问题:
1.20世纪80年代以后,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较快的关键因素是2.以下叙述正确的是3.影响珠江三角洲地区国内腹地范围的自然原因主要是4.珠江三角洲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主要动力是
A.国际经济背景
B.对外开放政策
C.良好的区位条件
D.侨乡优势
E.2001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国际直接投资额占全国的比重首次超过珠江三角洲地区
F.长江三角洲地区外贸额占全国的比重不断上升,并超过珠江三角洲地区
G.珠江三角洲地区外贸额占全国的比重从1993年起一直呈下降趋势
H.图中所示的变化与外商投资区位选择的变化有关
I.地形的阻隔
G.水源不足
夏季气温高温多雨
河流航运里程较短
外来投资
个体私营企业发展
乡镇企业发展
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建立
参考答案:1. B
2. D
3. A
4. 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和读图综合分析能力。
1.20世纪80年代后,我国珠三角的发展主要得益于改革开放的政策。第20题,
2.直接据图分析即可。
3.由于珠三角受南岭地形的阻隔与内陆地区联系不便,故使其经济腹地较小。
4.珠三角依托改革开发的政策和邻近港澳的优势,从而吸引外商投资而促进其经济的发展。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低碳经济具有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环境友好的突出特点,读下图,“2012年中国省级行政区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分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我国省级行政区“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省际差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吉林高于河北
B.山西高于河南
C.青海高于甘肃
D.安徽高于福建
小题2:我国东南沿海低碳区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产业结构轻型化
B.劳动力资源丰富
C.森林覆盖度较高
D.离国际市场较近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读图,结合图例可以知道,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碳排放越少。图例从 上到下,依次由低碳区、相对低碳区、相对高碳区到高碳区变化。最下面空白是资料缺乏区。结合中国政区图,可以判断,吉林、河北都是相对高碳区,A错。山西北部是高碳区,南部是低碳区,河南是相对高碳区,不一定高于河南,B错。同理分析出青海是相对低碳区,高于 甘肃相对 高碳区,C对。安徽相对高碳区低于福建相对低碳区,D错。
小题2:东南沿海低碳区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产业结构的调整,结构轻型化。A对。劳动力资源丰富与低碳区形成没有必然联系,B错。森林覆盖率高的是东北和西南林区。C错。低碳区指的是碳排放少的地区,不是市场指导型的。D错。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图,回答问题
1.P平原是我国的:2.国家在P平原兴建了许多大规模机械化农场,从事商品
粮生产。但在这里生产粮食,不利的自然条件主要是:3.目前国家决定停止在P平原开垦荒地,同时建立自然保?
护区,其主要保护对象是:
A.三江平原
B.长江中下游平原
C.潮汕平原
D.松嫩平原
E.热量条件
F.土壤条件
G.降水条件
H.光照条件
I.天然林
G.水源林
湿地
草场
参考答案:1. A
2. A
3. 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根据图示的经纬度位置判断,该地区位于我国的三江平原。
2.该地区由于地广人稀,耕地面积广,故商品率高,但由于纬度高,故热量不足是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不利条件。
3.三江平原是我国最大的沼泽湿地,故停止围垦沼泽属于保护湿地。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农业区位条件和湿地保护。
点评:本题需要一定的读图能力,知识性要求较低,适宜会考要求。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