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27 00:37:21
1、单选题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A、B、C、D四点自转线速度的比较,正确的是( )
A.A=C<B<D B.A=C>B>D
C.A=D<B<C D.A=D>B>C
【小题2】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
A.0°、30°E
B.30°N。30°W
C.0°、120°E
D.0°、0°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纬度越低,地球自转的线速度越大。四地中,A、C位于赤道,纬度最低,D位于北极圈上,纬度最高。
【小题2】晨昏线与经线圈重合,说明太阳直射赤道;图中A点所在经线为90°W,图示时间位于晨线上,为6点,所以,0°经线为12点,被直射。
考点:光照图的判读。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2012年5月1日,拍摄者在华北平厍看到日落的位置刚好在某直线铁路的两根铁轨间(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问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现象中与太阳辐射无关的是:
A.月相的变化;
B.大气的运动;
C.石油、煤炭形成;
D.极光的形成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太阳光线到达地球的时间大约需要8分钟,日地平均距离为1.5亿㎞。太阳直接为地表提供光能和热能,维持地表温度,为生物繁衍生长,大气和水体运动等提供能量,太阳能是一种新能源。极光现象是太阳活动产生的地理现象。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中横线是0°纬线,虚线是水平运动物体的原始方向,实线箭头是其偏转方向,正确的图示是( )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由于地球自转过程中会受到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在地球表面做水平运动的物体其运动方向会产生偏向。偏向规则:南半球向左偏,北半球向右偏,赤道无偏转。据此做出选择。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读右图,完成题。
【小题1】图中四地的自转线速度 ( )
A.甲>乙>丙>丁
B.乙>丙>甲>丁
C.丙>乙>丁>甲
D.丁>丙>乙>甲
【小题2】若图中丁地为极昼时,图中四地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的正
确排序是 ( )
A.甲>乙>丙>丁
B.乙>丙>甲>丁
C.乙>甲>丙>丁
D.丁>丙>乙>甲
【小题3】若图中丁地为极夜时,图中四地黑夜由长到短的正确排序是( )
A.甲>乙>丙>丁
B.乙>丙>甲>丁
C.丙>乙>丁>甲
D.丁>丙>乙>甲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小题3】D
本题解析:
【小题1】地球自转角速度规律:除南北两极外,自转角速度处处相等;自转线速度规律:自赤道向两极递减,故四地的角速度相同,而线速度纬度越低线速度越大,故图示四点角速度都相等,而线速度从低纬向高纬排序即可,A项正确。
【小题2】图示丁处出现极昼,说明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上,为北半球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自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结合正午太阳高度=90°-纬度差计算。
【小题3】若丁地出现极夜,则判断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上,判断为北半球冬至日,全球昼夜长短的分布规律:越往南昼越长;故越往北夜越长。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规律、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分布规律。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规律;并能利用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判断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分布规律。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在平时的学习中加强对基本规律的归纳。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