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27 00:33:50
1、填空题 读“某地地质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下列地质构造的名称是:甲 ,乙 ,丙 。
(2)在地貌上,甲表现为 ,其成因是 。
(3)在地貌上,乙表现为 ,其成因是 。
(4)我国山西的汾河谷地按成因应属于图中的 处地貌。(甲、乙、丙)
(5)若勘探地下水应选择在 处;若要计划修一条东西向的隧道,最适宜的地点为 处(选择甲、乙、丙)。
参考答案:
(1)背斜、向斜、断层
(2)山谷,背斜顶部因受张力作用,裂隙比较发育,容易遭受侵蚀而成为谷地 。
(3)山岭,向斜槽部因受挤压,岩层变得紧实,不易遭受侵蚀,而成为山岭。
(4)丙
(5)乙、甲
本题解析:
(1)从图上可以看出,甲处的岩层是向上拱,所以是背斜构造,乙是岩层向下弯曲,是向斜构造,丙处是岩层之间断裂下沉,是断层构造.
(2)从地貌上看,甲处是山谷,是因为背斜顶部受到张力的作用,岩层较脆弱,裂隙发育充分,容易遭受外力的侵蚀而成为谷地.
(3)从地貌上看,乙处是山岭,因向斜构造,其槽部因受到挤压,岩层变得结实,不易遭受侵蚀,慢慢形成了山岭.
(4)我国山西的汾河谷地,就是由于岩层的断层而形成的谷地地貌.
(5)地质构造中,向斜是良好的储水构造,利用向斜可以找到水,若要修建隧道,最适宜是在背斜处,也就是甲处,因为背斜处不会透水,有利于防水渗露.
考点:本题考查地质构造的有关知识.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读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6分)
(1)图中箭头表示外力作用的是?,表示变质作用的是?。(4分)
(2)在a、b、c中,a表示的岩石的名称是?,b表示的岩石名称是?。(4分)
(3)在a、b、c中,可能有生物遗体存在的是?,由岩浆冷却凝固形成的是?。(4分)
(4)简要说明地壳物质循环的过程。(4分)
参考答案:(1)2? 3? (2)岩浆岩沉积岩(3)b? a
本题解析:由图示信息,判断该题考查物质循环与岩石形成关系。由图示可以看出c为岩浆,a为岩浆岩,b为沉积岩。箭头1表示冷却凝固,2表示外力作用,3表示变质作用,4表示重熔再生,其中b即沉积岩中可能有生物遗体的存在。据图可以读出:地球内部的岩浆,经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岩浆岩经外力作用形成沉积岩;同时这些已形成的岩石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作用下发生变质形成变质岩;各类岩石在地壳深处或地壳以下发生重熔再生作用,又形成新的岩浆,这就是地壳物质循环。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据科学家考察:喜马拉雅山脉原来是一片海洋,按照其上升的速度计算,目前的高度应是20000多米,但2005年10月9日国家测绘局公布的珠穆朗玛峰测量高度是8844.43米。据此完成题。
小题1:导致喜马拉雅山脉由海洋变为“世界屋脊”的作用是 (?)
A.外力作用
B.内力作用
C.变质作用
D.流水作用
小题2:导致珠穆朗玛峰只有8 844.43米的主要原因是( ?)
A.岩浆活动
B.内力作用
C.地壳运动
D.侵蚀作用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喜马拉雅山脉的隆起主要是由于板块碰撞挤压而形成,故属于内力作用的结果。
小题2:若只考虑内力作用,则喜马拉雅山脉地区应抬升了约20000米,但任何地貌的形成都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该地区在内力作用地壳上升的同时,受外力侵蚀作用而使海拔只要8844.43米。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掌握影响地貌形态变化的内外力作用,并能结合实例分析即可。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由云南石林、贵州荔波、重庆武隆共同组成的“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申报项目,2007年6月27日在第三十一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全票通过,成功跻身世界自然遗产之列。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图中石林的形成原因是
A.风力侵蚀作用
B.岩浆作用
C.流水侵蚀作用
D.变质作用
小题2:下列有关喀斯特地貌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岩石的透水性越好,喀斯特地貌发育越典型
②气候越湿润,喀斯特地貌的发育程度就越好
③气温愈高,愈有利于喀斯特地貌的发育
④喀斯特地貌与生物活动没有关系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石林属于喀斯特地貌,喀斯特地貌主要是由于流水侵蚀形成的。
小题2:喀斯特地貌的形成与生物有一定的关系。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含有恐龙化石的地层是
A.古生代地层
B.元生代地层
C.中生代地层
D.新生代地层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