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26 23:52:49
1、单选题 图为大气运动示意图,M线代表地球表面,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图表示热力环流,则2.若右图表示大气三圈环流中的低纬环流,则3.若此图表示亚洲东部夏季季风环流,则
A.丙处气压比甲处高
B.甲处气温比乙处高
C.丙处气压比丁处低
D.甲处气温比丙处低
E.③气流比较湿润
F.乙处天气以晴朗为主
G.甲是副热带高气压带
H.④气流由低纬流向高纬
I.甲处是海洋,乙处是陆地
G.①气流较③气流湿润
④气流给我国夏季带来丰沛降水
乙处高压的形成与②气流有关
参考答案:1. B
2. B
3. D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热力环流。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它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受热地区近地面气压低,受冷地区近地面气压高,高压处等压面向上凸起;低压处等压面向下凹陷。甲处气温高,气压低;乙处气温低,气压高。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2.低纬环流,赤道附近气流上升,形成低压,则甲处为赤道,乙为30°附近,30°附近形成副热带高气压控制,天气晴朗。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3.夏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则乙处为海洋,海洋气温低,气流下沉,形成高压。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阅读太平洋中两区域示意图,回答有关问题。
(1)简述A国冬夏季降水的空间分布差异并分析其原因。
(2)说明B国阴影区域的气候类型及成因。
(3)当A国盛行西北风时,B国北部盛行________风。
(4)全球变暖对上述两国沿海会产生什么影响?各国政府为遏制全球变暖应采取什么措施,至少回答出三条?
参考答案:
(1)冬季西北多东南少,夏季东南多西北少。
原因:冬季该国的西北岸为迎风坡,多地形雨;东南岸为背风坡,降水少;夏季东南岸为迎风坡,多地形雨,西北岸为背风坡,降水少。
(2)热带雨林气候
受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影响,地处迎风坡,多地形雨;沿岸东澳大利亚暖流增温增湿。
(3)西北季风
(4)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
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植树种草,提高植被覆盖率;提高能源利用技术和能源利用效率采用新能源;加强国际合作。
本题解析:
(1)首先根据经纬网定位法和海陆轮廓定位法可知,A国为日本,该园地形是中间高四周低,处于季风区,然后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2)首先根据经纬网定位法和海陆轮廓定位法可知,该地区为澳大利亚东北部,该处有大分水岭,地势较高,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3)由上题分析可知,B国为澳大利亚,其北部为季风气候区,。当A国盛行西北风时,正值北半球的冬季,而澳大利亚在南半球,正值夏季。据此分析即可作答。
(4)因为两国都是临海国家,全球变暖会使海平面上升,两国的沿海低地有可能被淹没;解决措施应该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增加植被覆盖率以及参加国际合作等方面阐述。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如图示意我国某区域冬、夏季日照时数空间分布。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四地中冬、夏季日照时数差异最大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2】导致该区域西部冬、夏季日照时数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太阳高度
B.天气状况
C.昼夜长短
D.海拔
【小题3】根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四地中最适合建太阳能发电站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小题3】B
本题解析:
【小题1】读图,根据图中的等值线数值,判断各地的取值范围,计算出冬夏日照时数差异值。①地夏季日照时数大于900,冬季等于700,差异大于200。②地夏季日照时数700,冬季600-700之间,差异小于100。同理可以算出,③地差异在100-200之间,④地差异等于100。所以日照时数差异最大的是A.,所以本题A正确。
【小题2】根据图示经纬度可知 ,该区域位于青藏高原上,西部全年多晴朗天气,冬夏日照时数的差异主要在于昼夜长短的差异,所以本题C正确。
【小题3】建太阳能发电站的地方:一冬夏两季的日照时数都较长,且靠近大城市,市场距离近。因四地纬度相差不大,所以太阳高度也相差不大,所以影响太阳电站建设的因素主要是日照时数。对比图中四地,①地的日照时数最多,其次是②,但建太阳能发电站应靠近大城市,市场距离近,相对于①来说。②地比较接近省级行政中心,所以最适合建太阳能电站,所以本题B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世界某区域图和某地气温与降水量图,回答问题
小题1:图所示气候类型与左图中甲乙丙丁四地相符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小题2:关于甲乙丙丁四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经常会受到热带气旋侵袭
B.乙地的水资源、水能资源丰富
C.丙地分布有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D.丁地地势低平,多涝洼盐碱地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图中气候资料分析可知,该气候类型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左图的气候分别是:甲—热带沙漠气候;乙—高原气候;丙—热带季风气候;丁—亚热带季风气候。所以选择C项
小题2:本题考查区域地理特征。甲处于巴基斯坦,是热带沙漠气候;乙处于青藏高原,冰川广布,水资源丰富,地形落差大,水能丰富。丙是热带季风气候形成的热带季雨林;丁处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洼。正确的选择B项。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图示意北半球某区域2014年1月5日14时和6日8时海平面气压(单位:百帕)分布。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5日14时至6日8时,①地 ( )
A.阴转多云,气温、气压都升高
B.阴转多云,气压升高、气温降低
C.天气晴朗,气温升高、气压降低
D.天气晴朗,气温降低、气压升高
【小题2】5日14时至6日8时,下列地点中风向变化最明显的是 ( )。
A.②
B.③
C.④
D.⑤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5日14时~6日8时,①地一直由高压控制,天气晴朗,到6日8时①地附近等压线依然比较稀疏,风力较小,气温有所降低,6日8时在1028以上,5日14时介于1026~1028之间,气压升高,故D正确。
【小题2】同一地点风向的变化取决于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变化,这又与等压线的延伸方向有关,只要看哪个地点等压线方向改变较大。仔细观察发现③地改变最大,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明显向西偏。故B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大气运动。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