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26 23:48:38
1、单选题 根据下表的气候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①-④地所在地形区对应正确的是2.四个地区适宜种植的农作物排序正确的是
A.①华北平原 ②云贵高原 ③东北平原 ④雅鲁藏布江谷地
B.①雅鲁藏布江谷地 ②云贵高原 ③长江中下游平原 ④华北平原
C.①云贵高原 ②东北平原 ③华北平原 ④雅鲁藏布江谷地
D.①雅鲁藏布江谷地 ②东北平原 ③云贵高原 ④华北平原
E.①小麦 ②水稻 ③棉花 ④青稞
F.①青稞 ②甜菜 ③水稻 ④小麦
G.①青稞 ②小麦 ③水稻 ④油菜
H.①水稻 ②甜菜 ③小麦 ④油菜
参考答案:1. D
2. 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用排除法做,整表格中③最冷月均温为9.50C,可判断该地位于亚热带,由此排除A项、C项,在①④两地中,我国夏季全国普遍高温,①地最热月均温只有15.50C,说明该地海拔比较高,由此排除A项选D项。
2.由于①②③④分别为雅鲁藏布江谷地、东北平原、云贵高原、华北平原,四地适宜种植的农作物分布为青稞、甜菜(春小麦)、水稻、小麦(冬小麦),故D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影响气候的因素、气候对农业的影响及统计图表的阅读。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2013年超强台风“海燕”的中心,在我国南海以每小时35公里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动,所经过海域风力达16~17级。下图为台风‘海燕’行进路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超强台风“海燕”中心于2013年8月8日17时移至南海甲海域,预计其移至我国海南岛东南方乙海域时的时间大约是
A.8月9日6时
B.8月10日6时
C.8月9日23时
D.8月10日20时
小题2: 中央气象台根据卫星云图与地面上实测气象信息预测台风的移动路线和方向,所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GPS
B.RS
C.GIS
D.数字地球
小题3:关于台风对我国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缓解酷暑伏旱
B.补给淡水资源
C.减轻干旱程度
D.减少地质灾害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C
小题3:D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图中甲乙两海域的经纬度计算,两海域的距离大约是1110千米,因台风的移动速度为每小时35公里,大约所需时间为30小时,因此移至乙海域时间大约是8月9日23时。故选C。
小题2:根据卫星云图与地面上实测气象信息,利于GIS技术可以分析预测台风移动的路线和方向;而GPS和RS只是获取台风的空间位置信息,不能用来预测;数字地球不是地理信息技术。故选C。
小题3:台风多生在夏秋季节,所以可以缓解长江流域的伏旱天气;台风能产生强降雨,可以补给淡水资源,减轻干旱程度;而可以引发滑坡、泥石流,所以不能减少地质灾害,而是增加地质灾害。故选D。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读下图,回答相关问题。(每空1分,共10分)
读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图1),回答(1)—(3)题。
(1)神舟七号载人飞船飞行的大气层是 。(填字母)宇航员在飞行过程中与国家领导人清楚对话,说明本层的 对无线电通信的作用。(2分)
(2)A层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为 层,本层气温分布特点是 。(2分)
(3)由于人类活动导致大气成分发生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分)
A.全球出现变暖趋势
B.SO2含量减少
C.臭氧增厚
D.太阳紫外线辐射减少
读图2,完成(4)—(6)题
(4) 图中代表近年来地球大气中CO2含量变化曲线的是 。
(5) 这一现象会导致全球气温 ,近年来,地球大气中CO2含量增多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导致海平面 ;
(6)下列关于这一现象带来的危害说法错误的是( )
A 导致生态系统的调整
B 对人类健康的威胁会增加
C 珠穆朗玛峰南坡的雪线高度不断下移
D 一些农作物的生产率将会有一定幅度的提高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2013年10月22日、23日,鹤岗市经历了严重的雾霾天气。大气能见度很低,对鹤岗市交通产生很大的影响。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雾霾天气使能见度降低的原因之一是 ( )
A.雾霾浓雾吸收地面辐射,增强大气逆辐射
B.雾霾削弱了地面辐射
C.雾霾对太阳辐射有反射作用
D.雾霾改变了太阳辐射的波长
【小题2】 深秋初冬时节也是该地大雾多发期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关于锋面对我国天气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我国灾害性天气大多与锋面有关
②我国的降水大多集中于夏季,主要由暖锋活动形成
③我国夏季也有冷锋活动
④影响我国天气的锋面主要是冷锋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常见天气系统对我国天气的影响。影响我国的天气系统主要是冷锋天气;我国灾害性天气大多与锋面有关;我国夏季也有冷锋活动,如北方夏季的暴雨。东北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