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26 23:10:10
1、单选题 波浪岩屹立在光秃、干燥的土地上,命名是因为它的形状很像一排即将破碎的巨大且冻结了的波浪,长度约100米。下图中的波浪岩的成因是:( )
A.流水侵蚀
B.风力侵蚀
C.冰川侵蚀
D.海浪侵蚀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根据材料,波浪岩位于干旱区,长期的风吹日晒,风力侵蚀形成的波浪状的岩石,B对。波浪岩纵向的条纹颜色与雨水冲刷有关,不是波浪岩形成的主要因素,A错。位于内陆,与海浪侵蚀无关,D错。冰川侵蚀形成的是U形谷,C错。
考点:外力作用类型,地貌的成因。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图是某地地形剖面及其地下同一沉积岩层埋藏深度示意图。岩层的埋藏深度(岩层距离地面的垂直距离)可以用来帮助恢复岩层的形态。读图回答(1)~(2)题。
(1)属于背斜谷的地方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⑤处发生的地壳运动是
A.褶曲隆起 B.褶曲凹陷 C.断裂下降 D.断裂上升
参考答案:(1)D (2)C
本题解析:(1)根据图示可知,属于背斜谷的地方是①④。
(2)岩层受力超过岩层的承受能力时,就会发生断裂,沿断裂层而发生错位、移动就形成了断层。从图中可以看出,⑤处岩层断裂并沿断裂面向下移动,因此C项正确。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读下图“北半球某热带海岛地质、地貌示意图”,回答下面问题。
【小题1】关于图中甲处的地表形态和对应的地质构造,表示正确的是( )
A.山谷——向斜
B.山谷——背斜
C.山脊——向斜
D.山脊——背斜
【小题2】图中乙处地貌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流水侵蚀
B.海浪侵蚀
C.冰川侵蚀
D.风力侵蚀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从示意图中可看出甲处沉积岩层上拱,所以地质构造应为背斜部位,AD排除;再看地表形态,甲处位于两山脉之间,地势较低,为山谷部位,故B正确。
【小题2】从图中可看出乙处为河流发育的沟谷地貌区,很明显为流水的侵蚀作用所形成。
考点:考查地质作用和地质构造及其相应的地貌,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图是某流域地质简图,甲、乙、丙三地有砾石堆积物(见图右下角照片),在甲地砾石堆积物中发现了金刚石。读图回答1-2题。
(1)含金刚石堆积物的成因是
A.冰川沉积?B.流水沉积?
C.风力沉积?D.风化残积
(2)图中可能找到金刚石矿的地点是
A.①?B.②?C.③?D.④
参考答案:
(1)B
(2)B
本题解析:
(1)本题考查外力作用。外力作用主要通过流水、风力、冰川、海浪等改变地表形态。在河流弯曲处,凹岸受流失侵蚀显著,凸岸主要表现为流水的沉积。图中甲处位于河流的凸岸,金刚石堆积物的成因为流失的沉积作用。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2)根据河流的流向,甲处堆积物主要来自于河流的上游②③支流。根据金刚石矿的岩石为金伯利岩,金伯利岩是一种形成于地球深部、含有大量碳酸气等挥发性成份的火山岩。图中②处为岩浆岩,所以有可能找到金刚石矿。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考查外力作用;岩石的分类。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图为某地海陆轮廓和板块运动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由图可知,M处裂谷( )
A.由非洲板块和亚欧板块张裂形成
B.是向斜成谷
C.位于板块之间的消亡边界
D.成因和汾河谷地相似
【小题2】图示区域分布最广泛的自然带是 ( )
A.热带荒漠带
B.热带草原带
C.热带雨林带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图示:M处的裂谷是东非大裂谷的组成部分,M处不是大板块的交界处,是地壳运动导致断层形成的裂谷,类似于汾河谷地。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小题2】该地区位于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区域,主要的气候类型为热带沙漠气候,自然带为热带荒漠带。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