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22 06:38:47
1、单选题 国务院在2009年12月12日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江西省第一个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区域性发展规划。据此回答1-2题。
1.鄱阳湖湿地是我国最重要的湿地之一,下列有关湿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湿地包括沼泽,滩涂,浅海区,河流,湖泊,水库,稻田等
B.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就是为了更好的开垦湿地,扩大耕地面积,缓解人地矛盾
C.湿地可降解污染物,可使有毒物质降解和转化,使当地和下游区域受益
D.湿地可调蓄洪水,防止自然灾害
2.下图中反映人类活动围湖造田后的气温曲线.流量曲线分别是?
?
?
[?]
A.甲和丙?
B.乙和丁?
C.甲和丁?
D.乙和丙
参考答案:1、B
2、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读某水电站的蓄水大坝纵向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建坝主要应考虑大坝___________ 侧的气候、水文等历史资料。
(2)可以明显改善航运条件的是大坝以_______区域,__________侧的区域有防洪、灌溉的作用。
(3)由于拦坝蓄水,大坝以________的低洼地区可能需搬迁居民,建坝后,泥沙容易淤积的区域是_______________。
(4) 图上可利用的水位落差是__________,水能突出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
(5)?关于田纳西河水系的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田纳西河水系发达,水量丰富,全部可以通航
B.田纳西河地形起伏大,河流落差大,因此通航里程短
C.田纳西河地形起伏大,河流落差大,因此水力资源丰富
D.田纳西河受亚热带气候影响,水量十分稳定
(6)?田纳西河干流上的水库开始放水的时间是
[? ]
A.每年的8月1日
B.每年的3月1日
C.每年的12月24日
D.每年的1月1日
(7)三峡工程建设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对策组合不正确的是
[? ]
A.水土流失—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大农业
B.泥沙淤积—蓄清排浑、航道疏浚
C.水库地震—慎重选址、抗震设计
D.淹没耕地—垦耕荒地、壁山造地
参考答案:(1)西
(2)西;东
(3)西;西侧区域
(4)H2;清洁能源,可再生,发电成本低,利用率高,综合效益大。
(5)C?
(6)A?
(7)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田纳西河流域位置示意图,回答2题。
小题1:关于田纳西河流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田纳西河流域地形起伏大,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
B.田纳西河流域属于温带地区,气候温暖湿润,雨热同期
C.田纳西河流域水系发达,支流众多,但由于地形起伏大,大部分不能通航
D.田纳西河流域矿产资源贫乏
小题2:下列有关田纳西河流域经济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防洪是流域治理的核心
B.拥有全美最大的水电、火电、核电相结合的电力系统
C.工业以高能耗的机电、塑胶等工业为骨干
D.农业以发展温室蔬菜生产为主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田纳西河流域开发。
小题1:B项田纳西河流域位于亚热带;错误;C项田纳西河流河流流量较大,且终年不冻,通过船闸和运河建设,航运条件优越;错误;D项田纳西河流域分布有丰富的煤炭、铁、磷、石油等矿产资源;错误;故选A项。
小题2:A项田纳西河流域治理的核心是水资源的综合利用;错误。C项工业部门以化工、冶金、建材为主;错误;D项农业生产因地制宜,农林牧副渔综合发展;错误。故选B项。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西藏和黑龙江是我国沼泽湿地分布最多的省区。读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 占全国沼泽湿地面积比(%) | 1990年 | 1995年 | 2000年 |
| 黑龙江 | 22. 13 | 20.97 | 17.67 |
| 西藏 | 24. 17 | 25.55 | 26.75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
试题解析:
小题1:沼泽湿地的形成与降水、地形、气温、地形等因素有关。西藏内陆高原,地形的阻挡,降水稀少,排除A;冰雪覆盖描述的是西藏的自然景观,排除C;西藏地势高,起伏大,排除D;西藏地势高,黑龙江纬度高,二者温度低,蒸发弱,故选B。
小题2:黑龙江湿地减少,主要原因是人为的破坏,由于50年代不断拓荒,不断的破坏湿地,耕地不断的增加。湿地具有生态功能和经济功能,生态功能有:净化水源、涵养水源、调节气候,保持生物的多样性等。全球气温不断升高,冰川不断的融化,河流水量增加,使得湿地面积不断的增加,所以西藏湿地的增加是因为全球气候变暖。故选D。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水土流失是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景观的主要原因,每年流失的土壤约16亿吨,根据图3回答9-11题。
小题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主要人为原因是
A.长期以来的毁林开荒
B.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C.土壤疏松,降水变率大
D.干旱和大风现象
小题2:下列土地利用措施中不利于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的是?
A.扩大林、草种植面积
B.改善天然草场的植被
C.大力开展土地复垦工作
D.增加粮食作物种植面积
小题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对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危害,其中不包括?
A.使土壤养分流失,农业减产
B.诱发和加剧了自然灾害
C.使黄河含沙量大幅度下降
D.使下游河床抬升,成为“地上悬河”
参考答案:小题1:A
小题1:D
小题1: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
小题1:土壤疏松和干旱、大风都属于自然原因,而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不属于水土流失的原因;黄土高原由于长期植被的破坏加重了当地的水土流失。
小题2:增加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必然导致植被破坏严重,故不利于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
小题3: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导致河流含沙量加大,故C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