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22 06:38:24
1、单选题 下图中AB、CD为两条纬线,B、C、E位于同一经线上,A、E、D三点的太阳高度为0°,A和E的时差与E和D的时差之比为2:1。读图后,完成。
小题1:若E点地方时为5 时,则
A.A点比C点的昼长差不可能达12小时
B.B点不可能出现极昼
C.C点白昼不少于9小时
D.D点一定昼短夜长
小题2:若D、E之间的时差为4小时,则
A.E点位于北半球或南半球?
B.C点刚好出现极昼或极夜?
C.B点比A点早日出或早日落8小时?
D.B点与D点的昼长或夜长均相差12小时
小题3:当A点的太阳高度达一天中最大值,此时北京时间为15时整,6小时后D点将迎来日出,则
A.C点与E点的昼长之比为3:2
B.E点与C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之比小于1
C.地球上不同日期范围之比为4:1
D.AED的经度范围与全球经度之比为5:12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小题3:A
本题解析:
小题1:A、E、D三点的太阳高度为0°所以A、E、D三点位于晨昏线上。A和E的时差与E和D的时差之比为2:1,E地地方时为5:00,则A点地方时位于0:00-5:00之间,A地昼长为24小时,AB在同一纬线上,所以B点有可能出现极昼现象;A点昼最长为24小时,当A点昼长为24小时,A点地方时为0:00,则D地地方时为2:30,昼长为9小时,D点昼长最短为9小时。AC昼长长度相差最大为15小时;当A点地方时较为接近5:00,则D点昼长夜短。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小题2:若D、E之间的时差为4小时,则A、E之间相差8小时,则AD为晨昏线和纬线圈的切点,E点一定位于北半球,BC两点刚好出现极昼或者极夜。AB两点同处于极昼或极夜;B点与D点的昼长或夜长均相差24小时.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小题3:A点的太阳高度达一天中最大值,A地地方时为12:00,北京时间为15:00,则A点经度为75°E,D点位于昏线上,6小时后D点将迎来日出,则D点所在纬度,夜长为6小时,昼长为18小时,D点此刻地方时为21:00,AD地方时相差9小时,则E地地方时为18:00,E点昼长为12小时,则C点与E点的昼长之比为3:2;E点位于赤道,C点纬度较高,C点正午太阳高度小于E点;180°地方时为19:00,则新旧日期比为19:5;AED的经度范围90°,占全球经度的1/4。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如图,OA、OB为不同经线,假设此日刚好出现极昼现象的纬线纬度值为X°,A点纬度为Y°,A点位于B点东北方。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此日A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为:
A.(X-Y)°
B.(180-X-Y)°
C.2(X-Y)°
D.(90-Y)°
小题2:若X的值逐渐增大,则北半球:
A.极夜范围逐渐缩小
B.极夜范围逐渐扩大
C.极昼范围逐渐缩小
D.极昼范围逐渐扩大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局部晨昏线的综合分析。
小题1:结合题干知,该日太阳直射点纬度为90-X°,那么A地的正午太阳高度等于90°减去直射点与A地的纬度差。
小题2:结合A点位于B点东北方,可知图示区域位于南半球,当X的数值增大时,说明南半球极昼范围在缩小,那么北半球的极夜范围逐渐缩小。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读图,分析回答:
(1)图中,M代表________星,③、④分别表示________面与________面。①、②中________为黄赤交角,它目前的大小为________。
(2)黄赤交角与南北极圈的度数的关系是________。
参考答案:
(1)北极?黄道?赤道?①
(2)互余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夏至日,当位于北半球的甲、乙两地同时处于正午时,测得甲地太阳高度角为65°,乙地太阳高度角为40°。甲、乙两地在某地图上的最小距离是55.5厘米(不考虑地形因素)。据此回答1-2题。
小题1:该地图的比例尺为
A.1: 25000000
B.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100千米
C.1:5000000
D.五百五十万分之一
小题2:下图 “4幅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示意图”中(阴影部分为黑夜),表示乙地的是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比例尺的概念。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根据两者太阳高度相差25°,两地距离相差2775km,图上距离为55.5cm,则比例尺=55.5:277500000=1:5000000。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小题2:夏至日乙地太阳高度为40°,所以乙地纬度为73°26′,该地出现极昼现象。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图示中,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 ]
A、A
B、B
C、C
D、D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