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22 06:38:24
1、单选题 下图表示的是北京时间6月22日11时52分在高纬度上空俯视地球能见的昼夜分布示意图,N为极点,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读图回答下题
小题1:该日,有关图中各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D点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大于E点
B.B点和C点的昼夜长短变化一致
C.C点昼长夜短,D点昼短夜长
D.A、B、C、D四点自转线速度相等
小题2:有关图中A点和C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A点地处亚马孙平原
B.A点为热带草原气候
C.C点地处印度洋板块
D.C点常年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已知北京时间6月22日11时52分,则太阳直射点坐标(23°26′N,122°E),该示意图是以(66°34′N,58°W)为中心的。则C点在北回归线上,D点在南回归线上,A、B两点在赤道上。选C。
小题2:A点地处东非高原,为热带草原气候,第8题选B。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中国共产党于2012年11月8日9时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十八大开幕式,请问此时美国纽约(西五区)的华人收看开幕式直播的时间(即当地时间)是
A、2012年11月8日6时
B、2012年11月8日12时
C、?2012年11月7日20时
D、?D、2012年11月8日22时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北京时间即东八区时间,为8日9时;而西五区位于东八区西面13个时区,故区时较东八区晚13个小时,故西五区时间为7日20时。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区时计算的基本方法:已经区时(+)时差。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北京时间2012年6月16日18时56分,执行我国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的神舟九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场发射并升空后准确进入预定轨道,顺流将三名航天员送上太空。读图完成问题。
小题1:神舟九号发射时,地球大致位于公转轨道中的?点附近。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2:与酒泉相比,更节省燃料的发射中心有
①拜科努尔(45°N,63.4°E)? ②普列谢茨克(63°N,63°E)
③肯尼迪(28°N,81°.0°W)? ④库鲁(5°14′N,52°46′W)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的综合分析。
小题1:根据图示的太阳直射点位置判断,②位置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上,故判断为夏至日,④位置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上,判断为冬至日;神舟九号发射时为北京时间2012年6月16日,接近夏至日。
小题2:所为纬度越低,则自转线速度越大,可以为卫星发射提供较大的初速度。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图7是某日的“日照略图”,读图回答21-22题:
小题1:该日,以下四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
A.赤道
B.北回归线
C.南回归线
D.北极圈
小题2:该日,以下四地白昼最长的是
A.广州
B.福州
C.悉尼
D.哈尔滨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图示:该日太阳直射北纬15°,越接近太阳直射点正午太阳高度越大,北回归线距离15°N最近,所以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小题2: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昼长于夜,纬度越高,昼越长,哈尔滨纬度最高,白昼时间最长。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2011年11月3日~14日,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完成两次空间交会对接任务。该图为“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交会对接任务测控网示意图。读图完成问题。
小题1:北京时间11月14日20:00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第二次交会对接成功。此时,区时为4:00的测控点为?(?)
A.奥塞盖尔
B.远望六号
C.阿尔坎特拉
D.凯尔盖朗
小题2:两次交会对接期间,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及移动方向分别是(?)
A.北半球,向北移
B.北半球,向南移
C.南半球,向南移
D.南半球,向北移
小题3:两次交会对接期间?(?)
A.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慢
B.全球各地白昼逐渐变短
C.我国各地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小
D.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小于北半球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小题3:C
本题解析:本题组考查的主要知识点有时差计算、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及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主要能力要求为:地理概念的理解、地理计算及运用示意图表达地理事象的能力。
小题1:北京时间为东八区的区时,有题可知,东八区区时为20:00,则区时为4:00的测控点比东八区时间晚16小时,即相差16时区,如果东八区用+8表示,则(?)-(+8)=-16,则?=-8,即区时为4:00的测控点在西八区。图中远望六号测控点与西八区对应,故选B。?
小题2:两次交会对接期间,对应时间为2011年11月3日~14日,此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并向南回归线移动。故选C。
小题3:两次交会对接期间,地球向近日点运动,公转速度逐渐变快,故A不对。2011年11月3日~14日,对应北半球冬半年,北半球昼渐短夜渐长,故B错。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并向南移,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小,我国在北半球,故C对。南半球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正午太阳高度为90°,故D错。
点评:本题难度居中,只要掌握了时差计算、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及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就容易解答了。另外,需注意在进行区时计算时,很多情况下不是因为学生不会做,而是因为学生在做题时不注意细节,没有看清题意而出现错误,所以在做该类题目时一定要注意以下几个细节:
(1)注意给出的地点位于东时区还是西时区。
(2)注意要求的地点是在所给地点的东方还是西方。并画出简图,如图。
(3)根据东西方向,判断计算时是用加法还是用减法。
(4)给出的时间是24小时制还是12小时制,特别注意不要把下午3点当做3点来计算。
(5)要求的是地方时还是区时,是求哪个时区的区时。
(6)为了避免错误,计算时最好按行书写,便于对照。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