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22 06:29:54
1、单选题 下图为亚欧大陆东部某季节大气运动图,读图完成题。
图示季节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天气状况可能是
A.阴雨连绵的梅雨天气
B.炎热干燥的伏旱天气
C.受热带气旋的影响
D.受强冷空气的影响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图中亚欧大陆为高气压,为北半球的冬季,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天气状况可能是受强冷空气的影响。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要求学生熟练掌握1月和7月海平面气压的分布。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下面是X、Y两地全年降水量、实际蒸发量和可能蒸发量各月数据表(单位:mm)。据此回答20—21题。
小题1:Y地气候类型最可能是( )
A.热带沙漠气候
B.温带沙漠气候
C.极地气候
D.季风气候
小题2:X地最可能分布在( )
A.非洲南部地区
B.澳大利亚
C.中亚地区
D.东南亚地区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1:C
本题解析:
小题1:分析Y地的降水量,主要在夏季,实际蒸发量等于可能蒸发量,而且蒸发量小于降水量,属于湿润地区(相对的),季风气候不可能,沙漠气候的可能蒸发量应该大于降水量。所以选极地,这应该是北极地区。
小题1:X地的可能蒸发量大于降水量,说明7月份温度较高,判断为北半球的夏季,再者X地年降水量133毫米,不可能是东南亚地区,也不可能为AB,所以C项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霜冻往往出现在深秋至第二年早春晴朗的夜晚,因为此时( )
A.D大气的逆辐射作用弱
B.C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作用强
C.A 大气的保温作用强
D.B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反射作用强
【小题2】“地势每上升100米,气温降低0.6ºC”,说明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 )
A.A太阳辐射
B.B地面辐射
C.C大气辐射
D.D放射性元素衰变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据题意霜冻是因为气温下降导致地表温度低造成的,对地表起到保温作用主要环节是大气逆辐射,说明在夜晚时候的保温作用减小,导致地表降温,故A正确的。
【小题2】据题意可见离地面越远气温越低,由此可见近地面大气的热量来自于地面辐射,图中代表地面辐射的是B,故选B。
考点:大气的保温作用与削弱作用,大气的受热过程。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为“我国某河流域地质构造与地貌示意图”。读图回答题。
【小题1】关于该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丙处河段水能资源丰富,是修建电站大坝的理想地点
B.从甲至乙自然带的变化反映了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②地有可能找到石油、天然气
D.②处比③处岩石坚硬,可作为建筑材料
【小题2】与图中丙地区气温降水状况相符的是 (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河流水能资源应考虑河流落差大和流量大,故图示乙处水能资源丰富,适宜建水电站,A错误;图示甲至乙之间,由于落差大,故体现了自然带的垂直地带性分异,B错误。图示②处岩层向上拱起,判断为背斜,向斜储水,背斜储油,C正确;图示②为背斜,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岩性疏松,易被侵蚀;而③位于向斜槽部,受挤压力作用,岩性坚硬,D错误。
【小题2】丙处的自然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且位于大陆东岸,判断应位于温带季风气候下,而A图雨热不同期,表示地中海气候;B图最低月温在0°C以上,降水量终年均匀,判断为温带海洋性气候;C图最低月温在0°C以下,降水量集中于夏季,判断为温带季风气候;D图最低月温在0°C以上,降水量集中于夏季,判断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考点:本题考查区域地理的综合分析和气候类型的判断。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解题需要掌握以下几点:①河流水能资源分布原则;②自然带的地域分异规律;③地质构造的判断和对油气资源分布的影响;④自然带的分布于气候类型的关系,气候类型的判断方法:以温定带,以水定性。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天气现象最复杂多变的大气层是
A.对流层
B.平流层
C.高层大气
D.电离层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大气的垂直分层
?
高度
温度
大气运动
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高层大气
2000-3000千米
?
?
电离层反射无线电波
平流层
50-55千米
随高度的增加而上升
平流运动
臭氧吸收紫外线升温;有利于高空飞行
对流层
10-12千米,
随高度增加而递减
对流运动
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与人类关系最密切
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