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22 05:49:04
1、单选题 2010年3月以来,北大西洋极圈附近的冰岛发生大规模火山喷发,火山灰蔓延使欧洲航空业蒙受重大损失。下图为火山喷发图片。据此完成问题。
1.蔓延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2.这些火山灰物质来自
A.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B.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C.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
D.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
E.岩石圈
F.上地幔
G.下地幔
H.地核
参考答案:1. A
2. 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球的圈层结构。
1.由题干“蔓延的火山灰”知火山灰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不是从火山灰的来源开始,很显然火山灰漂浮在大气圈中慢慢会沉积下来进入到水圈、生物圈最终沉积下来。
2.火山喷发的岩浆来源于软流层,位于上地幔。
本题难度:简单
2、填空题 阅读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7分)
材料1:地球表面是由众多大陆、岛屿与海洋组成的,世界上海陆面积比例是三分陆七分海,全球分为七大洲四大洋。
材料2:各大陆的面积与平均海拔高度关系示意图(图甲)。
材料3:某海域海底地形剖面图(图乙)。
材料4:部分岛屿轮廓图(图丙)。
(1)图甲中X大陆是_______________,Y大陆是 。(2分)
(2)图乙中代号E相应的海底地形名称是________,B相应的海底地形名称是________。(2分)
(3)图丙中①所对应的国家多火山地震是因为该国地处___ ________板块
与 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2分)
(4)③岛在④岛的 方向。(1分)
参考答案:
(1)南极大陆,澳大利亚大陆
(2)大陆架,海沟
(3)亚欧,太平洋
(4)东南
本题解析:
(1)读图,X大陆面积较小,但海拔最高,是南极大陆。Y大陆面积最小,是澳大利亚大陆。
(2)图乙中代号E相应的海底地形名称是大陆架,B相应的海底地形名称是海沟。
(3)图丙中①所对应的国家是日本,多火山地震是因为该国地处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4)根据经纬度判断,③岛在④岛的东南方向。
考点:大洲的特征,海底地形结构,板块构造,地图上的方向。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8分)。
(1)写出图中序号表示的地形名称:① ,② ,③ ,④ ,⑤ ,⑥ 。(6分)
(2)⑤、⑦两地的垂直距离为11m,若两地图上水平距离为2.3 cm,其实际水平距离是
km。(2分)
(3)把该图上的比例尺放大到原图比例尺的2倍,放大后的比例尺为 。(2分)
(4)小河流向东方。计划把水调到C处,有虚线AC和BC两条路线,选择哪一条比较合理?为什么?(4分)
(5)如果在山坡上整修梯田,选在甲处好还是乙处好?理由是什么?(4分)
参考答案:(1):① 盆地 ,② 陡崖 ,③ 山谷 ,④ 山脊 ,⑤ 山顶 ,⑥ 鞍部 。(6分)
(2) 4.6 km。(2分)
(3)比例尺 1:100000 。(2分)
(4)选择哪一条比较合理?为什么?(4分)
AC 自流
(5)整修梯田,选在甲处好还是乙处好?(4分)
乙处 等高线稀疏,坡度缓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判读。(1)图示①处等高线几乎闭合,地势中低周高,判断为盆地;②处几条等高线重合,判断为陡崖;③处等高线“凸高为低”,判断为山谷;④处等高线“凸低为高”,判断为山脊。⑤处位于两个山峰之间为鞍部。(2)根据图示的比例尺,1cm表示图示距离2KM,故图示水平距离2.3cm,故实际水平距离为4.6KM。(3)图示的比例尺为1:200000;把图示比例尺放大到原来的2倍,即1:200000*2=1:100000;(4)从高处引水可自流。(5)图示甲处等高线较密,坡度较陡;而乙处等高线较稀疏,则坡度较平缓,利于修建梯田。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我国某山地等高线图”,回答问题。
小题1:下列现象可信的是:
A.b、c的相对高度为500米
B.b点能看到m点
C.mn为空中索道
D.a地可能形成瀑布
小题2:此地区植被类型属于:
A.常绿硬叶林
B.落叶阔叶林
C.针、阔混交林
D.常绿阔叶林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图示等高距为100米,b点海拔高度为0—50米;c点海拔高度为350—450米,故两地的相对高度在300----450米之间,A错误;连接b点到m点,中间经过了山脊,故不能看到,B错误;mn之间经过了山脊,故不可能为空中索道,C错误;a地等高线凸高为低,判断为山谷,可能发育河流,而a处等高线重合,故判断为陡崖,则可能发育出瀑布,D项正确。
小题2:根据图示的经纬度判断,该地区位于我国南方地区,受亚热带季风气候影响,植被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基础性试题,解题需要把握以下几点:①根据两点的海拔高度,计算相对高度;②根据等高线的弯曲判断局部地形;③掌握瀑布发育的主要地形、河流条件;④能抓住经纬度位置准确进行区域定位,并能根据区域地理地理环境判断植被类型。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下图是某地地形图,MN、PQ是地形剖面线。①、②是水库,为了Z村的发展,该地新建了一座自来水厂。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比较MN、PQ两条地形剖面线,最高海拔出现在________线上,由此可判断其对应的地形剖面图为________(甲或乙)。(2分)
(2)图中的自来水厂建成之后,选择了②水库作为水源地,请说明选择的理由。(3分)
(3)Z村拟建一座玻璃温室大棚,在③④⑤⑥四处地点中,应选在何处?理由是什么?(5分)
参考答案:
(1)MN 甲
(2)②水库比自来水厂地势高,可自流引水,距离也较近,工程量小,投资少。
(3)应选在③处。理由:③处地形平坦开阔,并且位于南坡,利于温室大棚建设,④⑤两地地势较陡,⑥地位于河谷,均不利于大棚建设。
本题解析:
(1)根据等高线的递变规律,最高海拔出现在MN线上。由此判断对应剖面图是甲。
(2)②水库与自来水厂之间没有山脊阻挡,地势高,可自流引水,距离也较近,工程量小,投资少。①水库与水厂之间有山脊相隔,不能自流引水。且路程远,工程量大。
(3)读图,根据等高线分析,③处等高线稀疏,说明地形平坦开阔,位于南坡,利于温室大棚建设,④⑤两地等高线密集,说明地势较陡,⑥地正对河谷口,易受水灾,均不利于大棚建设。所以选在③处。
考点:等高线图判读,地形剖面图,等高线图的实际应用。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