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交通运输与地理环境》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七)

时间:2019-12-22 05:32:4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综合题  北海、钦州、防城港是北部湾经济区重要的港口城市。根据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北海、钦州、防城港位置示意图
资料二:见表
? 资料三:北海、钦州和防城港城市化水平情况
资料四:2005年六省(市、区)GDP各占全国比例情况

(1)与铁路和公路运输相比,海运的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关于三城市2000~2004年的三次产业产值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单选)
? [? ]
? A、北海市第一产业产值逐年下降
? B、防城港市第二产业产值逐年上升
? C、钦州市第三产业产值逐年上升
? D、第三产业产值上升最快的是北海市

(3)关于区域经济发展与三城市的城市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多选)
? [? ]
? A、城市化速度最快的是北海
? B、2005年广西GDP小于重庆
? C、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防城港
? D、城市化水平最低的是钦州
? E、2005年西南五省(市、区)GDP之和小于广东


(4)分析北海、钦州和防城港三港口发展中遇到的共同问题。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提出北部湾经济区港口群的发展对策。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①运输量大;②运输价格(成本)低
(2)A
(3)ADE
(4)遇到的共同问题:①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港口腹地发展水平较低);②周边港口多,竞争激
? 烈;③城市化水平较 低,工业化水平不高。
(5)发展对策:①加强港口基础设施建设;②提高港口管理水平;③加强港口之间的交流协作;④大
? 力发展临港工业; ⑤加强区域经济协作,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单选题  下图为西方某国统计的交通工具运行目的比例示意图,读后回答题。

小题1:图中两条曲线可能是:(?)
A.实线是上下班交通,虚线是购物交通
B.实线是购物交通,虚线是上下班交通
C.实线是货物交通,虚线是购物交通
D.实线是购物交通,虚线是货物交通
小题2:为解决大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A.大力发展私人汽车
B.大力发展公共交通
C.限制汽车发展,鼓励自行车使用
D.建设市内铁路网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实线峰值出现在6时和18 时前后,应为上下班交通;虚线出现在中午12前后,并且午夜后出现缺失,应为购物曲线。每天上午7点,下午6点一般是上下班高峰期,故实线表示的是上下班交通;中午及下午是购物高峰。
小题2: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根本措施是合理规划城市道路,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图。解答本题学生还需明确:鼓励私人买车,会增加城市道路上的车流量,从而给城市交通带来更大压力;发展高层建筑,也会带来更多的人流、车流,增加城市交通负担;限制汽车发展,鼓励自行车使用,这种说法太过于绝对;建设市内铁路网,成本高,存在噪声污染,且不可行,因为铁路适合中长距离的交通运输。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2009年12月26日,武广高铁全线运营。沿线车站设计了超大面积的玻璃穹顶,全线大量采用“以桥代路”和隧道,且线路走向充分利用了既有的京广铁路通道。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沿线车站设计了超大面积玻璃穹顶,其主要目的是
A.充分利用太阳能
B.突出美观功能
C.便于雨水的回收
D.预防台风灾害
小题2:武广高铁“以桥代路”,有利于
A.生物的迁徙
B.减轻泥石流危害
C.与隧道相连
D.节约耕地资源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1: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交通线建设。
小题1:车站的玻璃弧顶可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节约能源。
小题2:平原地区,影响交通线的重要因素是节约用地,少占耕地。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图为高铁开通前、后上海市民按照去往不同旅游资源点的各时间段的比重示意图。图中 S、M、L 分别为近程、中程、远程旅游;2、3、7、x、9 分别为双休日、小长假、黄金周、其他时间、寒暑假。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高铁开通后,上海市民外出旅游的变化特点有
A.小长假选择近程旅游人数明显增加
B.双休日选择中程旅游的比重明显增长
C.其它时间选择远程旅游的人数大幅减少
D.黄金周对外出旅游的吸引力变得更大
小题2:结合所学旅游地理知识分析,高铁开通更有利于
A.节约市民旅游经费预算
B.游客灵活选择出游方案
C.保护旅游景点的旅游资源
D.缩小客源与旅游资源距离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B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观察图可知,高铁开通后双休日中程旅游增加,近程其他时间和寒暑假旅游明显增加,黄金周外出旅游数减少,小长假出行减少,所以B正确。
小题2:高铁开通后使出行途中所用的时间减少,C、D不合题意;高铁开通票价高,不能节约经费,A错;由于高铁开通使交通更便利,游客的出游更灵活,B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读“运价定价方式随运输距离变化”示意图,回答题。
1.在南京主城区的投币公交车,在城区内均为1元(空调车2元);地铁一号线则是多个站点,票价2~4元不等。公交和地铁运输的定价方式分别是2.如果图中a、c代表公路与水运运价与运输距离的关系,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公交是a——距离比例定价
B.地铁是b——均一定价
C.地铁是c——远距离递减定价
D.公交是d——均一定价
E.a代表水运运输     
F.c代表公路运输
G.a运输方式适合短途运输
H.c运输方式适合短途运输


参考答案:1. D
2. 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据题干材料可知,公交城区内均为1元,为均一定价;地铁是多个站点,票价2~4元不等,应为区段定价。
2.比较水运和公路运输的特征判断,c为远距离递减定价,符合水运特点,且运输方式适合长途运输;a为距离比例定价,符合公路运输特点,适合短途运输。
考点:本题考查交通运输。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掌握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运价和距离的关系,并结合图示和选项内容逐一进行比较分析即可。


本题难度:困难




首页 上页 6 7 8 下页 尾页 7/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