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22 05:29:14
1、单选题 读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分析判断下列各题:
【小题1】各种岩石和岩浆之间的转换过程能正确反映地壳物质循环的是( )
【小题2】从地质条件看,下列各处可能形成的相应矿床是( )
A.①—天然气
B.②—煤炭
C.④—石灰岩
D.⑥—石油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读图,图中③是岩浆,只能形成岩浆岩②,B.C.D错。岩浆与沉积岩接触,高温高压环境形成变质岩,④,变质岩受高温熔化重新形成岩浆③,所以A对。
【小题2】读图,①处是向斜,是储水构造,不能形成天然气矿床,A错。②是花岗岩,不会含煤炭,B错。④是变质岩,不是石灰岩矿床,C错。⑥是背斜构造,可能形成石油矿床,D对。
考点:三类岩石的转化条件,研究地质构造的意义。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日本东部海域相关地质构造图,回答以下问题。
【小题1】海底可燃冰是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冰状结晶物质,常分布于槽形的深海沉积物中,图中四地中可能大量蕴藏此种矿产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小题2】研究发现,日本每次经历地震后,邻近岛屿都将发生位移,根据板块性质及所学知识,若本州岛发生大地震,一般情况下多数
A.岛屿西移
B.岛屿下沉
C.岛屿抬升
D.海岸线上移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由题干可知,可燃冰常分布于槽形的深海沉积物中,根据图中本州岛、东京等的位置,结合日本群岛轮廓可以推测图中等值线可能为等深线,甲处位于海沟附近,海水较深,且等深线呈带状分布,形成槽形地貌,因此该处符合可燃冰的形成条件。
【小题2】日本群岛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碰撞地带,太平洋板块俯冲到亚欧板块下方,导致亚欧板块边缘隆起,形成海岸山和岛屿(岛弧),因此若本州岛发生大地震,可能会导致岛屿抬升。
考点:海底地貌、板块运动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各组岩石中,都属于沉积岩的是( )
A.石灰岩、砾岩、页岩
B.大理石、板岩、石灰岩
C.砂岩、石灰岩、花岗岩
D.玄武岩、砾岩、片岩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石灰岩变质形成大理岩,故大理岩属于变质岩;花岗岩和玄武岩属于岩浆岩;石灰岩、页岩和砾岩属于沉积岩。
考点:该题考查岩石的分类。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图8为地理素描图,读图回答25--26题
小题1:因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地貌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小题2:属于风力沉积地貌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主要考查外力作用与地貌。外力作用主要通过流水、风力、冰川、海浪等改变地表形态。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有: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积成岩。甲为流水侵蚀形成,乙为流水堆积形成。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小题2:本题主要考查外力作用与地貌。外力作用主要通过流水、风力、冰川、海浪等改变地表形态。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有: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积成岩。丙为风力侵蚀形成,丁为风力沉积形成。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2010年4月16日,冰岛埃亚菲亚德拉冰盖下的一座火山喷发,火山灰弥漫天空,严重影响欧洲的航空业。回答2~3题。
小题1:下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代表此次火山活动的地质过程及形成的岩石是?
A.7,a
B.3,b
C.2,c
D.1,d
小题2:要实时监测此次火山灰的扩散趋势及影响范围,可采用的技术是?
A.GIS
B.GPS
C.RS
D.IT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地壳物质循环:地球内部的岩浆,经过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岩浆岩受流水、风、冰川、海浪等的侵蚀、搬运、堆积作用,形成沉积岩。同时,这些已生成的岩石,在一定温度和压力等作用下发生变质,形成变质岩。各类岩石在地壳深处或地壳以下发生重熔再生作用,又成为新的岩浆。从岩浆形成各类岩石,再到新岩浆的过程,就是地壳内部的物质循环。图中a为岩浆,3为岩浆的上升冷却凝固,形成b为岩浆岩。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小题2:本题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的领域主要表现为:遥感(RS)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可对农作物进行估产、有助于防灾减灾);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主要用于位置方面的定位和导航);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用于城市的信息管理与服务、交通道路管理、环境管理以及城市规划、防灾减灾等)。要实时监测此次火山灰的扩散趋势及影响范围,可采用的技术是RS。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