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22 05:06:55
1、单选题 图中等高线表示一种风力堆积的地表形态。据此完成小题
1.图示地区的盛行风向是2.Q点与P点的相对高度(H)最大可以达到(米)3.该类地形在我国可能广泛分布的地区是
A.东北
B.西北
C.东南
D.西南
E.40<H<41
F.49<H<60
G.59<H<60
H.60<H<61
I.东北地区
G.东南地区
西北地区
西南地区
参考答案:1. B
2. C
3. C
本题解析:根据等高线闭合、海拔内高外低,可判定等高线表示的是一种凸起地形(丘顶)。题目告知它是由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可判定图示地形为一沙丘。沙丘的迎风坡缓、背风坡陡,根据图中等高线的稀疏和指向标即可确定其风向为西北风。沙丘和沙垄是沙漠地区基本的地表形态,它主要形成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因而在我国主要分布在西北内陆地区。读图又知,图中等高距为10米,则Q点的海拔大于860米、小于870米,P点海拔小于820米、大于810米,因此Q点与P点的相对高度应大于40米而小于60米,其最大值为大于59米、小于60米。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形成该图所示地貌景观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变质作用
B.沉积作用
C.风化作用
D.侵蚀作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外力作用与地貌。外力作用主要通过流水、风力、冰川、海浪等改变地表形态。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有: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积成岩。该图为河口三角洲是因为流水的沉积作用形成。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图表示的是四种地貌景观。读图,回答:
1.表示花岗岩地貌景观的是2.a图景观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a图
B.b图
C.c图
D.d图
E.河流沉积作用
F.湖泊沉积作用
G.冰川侵蚀作用
H.流水溶蚀侵蚀作用
参考答案:1. C
2. D
本题解析:1.从图中可以看出,a是石灰岩受水溶蚀作用形成的喀斯特地貌;b是火山喷发形成的火山地貌;C是花岗岩基底,出露地表的岩石球状风化明显;d为砂岩,在水的侵蚀作用下形成了丹霞地貌。
2.喀斯特地貌主要是流水溶蚀侵蚀作用。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若图中甲、乙、丙表示地球表面三个不同气压带,箭头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则乙表示2.若甲代表沉积岩,乙代表岩浆岩,丙代表变质岩,箭头表示不同的地质作用,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赤道低气压带
B.副极地低气压带
C.副热带高气压带
D.极地高气压带
E.箭头①包括风蚀作用,不包括风化作用
F.箭头②为外力作用
G.箭头①、②表示的地质作用中可能都有岩浆活动
H.箭头②为变质作用
参考答案:1. C
2. 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读图可以判断,乙是高气压带,空气吹向两侧不同的气压带,在地球的气压带图中,只有副热带高气压带符合条件,C对。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是由高压指向低压,所以乙不会是低压带,A错、B错。极地高压带气流只吹向一个低压带,不是两个不同的低压带,D错。
2.若甲代表沉积岩,乙代表岩浆岩,丙代表变质岩,则箭头①代表外力作用,包括风化,风蚀作用,A 错。箭头②是变质作用,B错、D对。箭头①、②表示的地质作用中没有岩浆活动,C错。
考点:该题考查气压带、风带,三类岩石转化条件。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造成埃及“狮身人面像”严重缺损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流水侵蚀
B.风化和风蚀
C.海浪侵蚀
D.酸雨危害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外力作用。埃及狮身人面像位于干旱地区,故属于的外力作用是风力侵蚀和风化作用。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