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22 04:50:08
1、综合题 读图,完成下列要求(共13分)
(1)R河的水源主要补给是______________ 该河流河水流量变化较大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2分)
(2)描述A区域降水特征及分布状况,并分析原因。(4分)
(3)水稻是印度的主要粮食作物,主要分布在恒河中、下游地区和高原东北部,请你评价印度种植水稻的有利条件。(至少答出4点,4分)
(4)将孟买打造成一个像中国上海那样的国际大都市是印度人的梦想,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对比分析两大城市共同的区位特征。(至少答出3点,3分)
参考答案:
(1)雨水和冰雪融水(1分) 位于热带季风区,受夏季风强弱和气温高低变化影响大。(2分)
(2)降水丰富并且由沿海向内陆递减(2分) 位于暖湿的西南季风迎风坡,多地形雨。(2分)
(3)地形平坦,耕地面积广;土壤肥沃;纬度较低,热量充足;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4分)
(4)都是两国重要的工业中心,经济基础雄厚;都是两国最大的港口城市,便于对外联系和交往;都是世界著名的特大城市,人力资源丰富。(3分)
本题解析:
(1)图示为南亚地区,R河是恒河。主要补给水源是雨水和冰雪融水。该河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受夏季风强弱和气温高低变化影响大。所以河流水量季节变化大。
(2)根据图中等降水量线判断,A区域降水丰富,降水量由沿海向内陆递减。因为该地位于山脉西侧,是暖湿的西南季风迎风坡,多地形雨。
(3)印度的恒河平原地形平坦,耕地面积广,土壤肥沃。纬度较低,热量充足。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有利于水稻种植业发展。
(4)孟买和上海都是两国重要的工业中心,经济基础雄厚。都是两国最大的港口城市,便于对外联系和交往。都是世界著名的特大城市,人力资源丰富。水域、陆域条件优越,腹地广阔,有利于形成国际大都市。
考点: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及成因,区域农业发展的条件,区域经济发展条件。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面的左图示意世界某区域,右图示意左图中甲地区及其周边地区的地质剖面,甲地河谷剖面的形成主要与地转偏向力的作用有关。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左上图中河流和湖泊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南半球,湖泊对河流能够起到削减洪峰的作用
B.位于南半球,湖泊是河流的发源地
C.位于北半球,湖泊一定是淡水湖
D.位于北半球,湖泊一定是内流湖
【小题2】右上图中岩石形成时间的先后顺序为( )。
A.沉积岩Ⅰ、岩浆岩Ⅱ、岩浆岩Ⅰ、沉积岩Ⅱ
B.岩浆岩Ⅱ、沉积岩Ⅱ、沉积岩Ⅰ、岩浆岩Ⅰ
C.沉积岩Ⅱ、沉积岩Ⅰ、岩浆岩Ⅱ、岩浆岩Ⅰ
D.沉积岩Ⅱ、岩浆岩Ⅱ、沉积岩Ⅰ、岩浆岩Ⅰ
【小题3】若左上图中河流主要依靠雨水补给,当正常年份河流水量最大时 ( )。
A.亚欧大陆受冷高压控制
B.我国北方秋高气爽
C.台湾沿海地区处于台风活动频繁期
D.我国东部沿海盛行东南季风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小题3】A
本题解析:
【小题1】因河流的流向与等高线的弯曲方向相反即该河流向北流;该河流的沉积物主要分布在西岸故该地的地转偏向力是向右的应位于北半球;图中的湖泊是河流的发源地因此它一定是淡水湖。选项C正确。
【小题2】岩浆岩Ⅰ穿越所有岩层形成火山故它最晚形成;该处的沉积岩覆盖在岩浆岩Ⅱ之上即岩浆岩Ⅱ最先形成;沉积岩Ⅰ位于沉积岩Ⅱ之上沉积岩Ⅱ的形成早于沉积岩Ⅰ。选项B正确。
【小题3】根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可知,图中的河流位于北半球地中海气候区,冬季时该河流水量最大,此时亚欧大陆受冷高压控制。选项A正确。
考点:该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地壳物质循环和河流水文特征分析。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题。
小题1:ab段河流流向是
A.由东向西
B.由东北向西南
C.由西南向东北
D.由南向北
小题2:一般不能选择①处做为野外宿营地的主要原因是
A.处于阴坡,光照条件差
B.离河流较远,取水不方便
C.位于山脊,风力太大
D.处于河谷、临近陡坡,受山洪和山石威胁
小题3:②处修建了水泥厂,其原料主要来自③处采石场,为了运输原料,计划修建一条公路,比较合理的线路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小题3:A
本题解析:
小题1:河流发育处等高线向高处凸出,根据指向标,ab段河流流向是由东北向西南。
小题2:在野外考察中晚上宿营,一般要选择在山脊处最为安全。①处等高线向高处凸出,为山谷。
小题3:线路设计要平缓,基本与等高线平行,符合的是甲。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以某地等高线地形图为材料,要求学生能熟练掌握河流流向判断、野外宿营地的要求和道路设计要求相关知识。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为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题。
【小题1】关于甲乙丙丁四地的判断,正确的是( )
A.甲位于山脉北坡
B.乙地可能有河流流经
C.丙地坡度最大
D.丁地位于高原
【小题2】对于图示地区自然环境的描述,准确的是( )
A.该区域气候冬夏风向明显更替
B.侵蚀作用对地形形成影响最大
C.该区域内盐碱、台风灾害多发
D.该区域主要分布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从图中等高线的数值分析,该区域海拔不超过100米,地势较低,没有山地高原,A、D错;乙地等高线往高处弯曲为谷地,可能有河流流经,丙地等高线较丁稀疏,坡度不是最大。故选B。
【小题2】根据图中信息判断,该地位于我国华北地区,气候为温带季风气候,地形以平原为主,该区域气候冬夏风向明显更替,外力以堆积作用为主,该区域内风沙、旱涝、盐碱灾害多发,台风影响较小,该区域主要分布温带落叶阔叶林。故选A。
考点:本题考查中国自然地理。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图是世界两岛屿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两岛屿的说法,正确的是:①两岛附近都有暖流经过,方向相反;②两岛地势都是东高西低;③甲岛的比例尺小于乙岛;④两岛都处于板块边界( )
A.①②
B.①②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
【小题2】关于两岛的气候,正确的是( )
A.甲岛东部受地形和暖流影响,分布有热带雨林气候
B.甲乙两岛都以热带型的气候为主
C.7月份两岛东部受东南风影响,降水丰富
D.1月份两岛都盛行西北风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经纬度位置和轮廓特征可以判断,甲图是台湾岛,乙图是马达加斯加岛。台湾岛附近有自南向北的日本暖流经过,马达加斯加岛附近有自北向南的厄加勒斯暖流,①正确;从两岛的等高线可以看出,两岛地势都是东高西低,②正确;从经纬度可以看出,马达加斯加岛的实际面积大于台湾岛的面积,而图中两个岛屿所占的图幅面积相似,所以,甲图比例尺大于乙图,③错误;台湾岛处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而马达加斯加岛位于非洲板块内部,④错误。
【小题2】台湾岛主要部分位于北回归线以北,以亚热带气候为主,A、B错误;台湾岛为亚热带季风气候,7月盛行东南季风,马达加斯加岛受赤道低压带和东南信风带交替控制,7月份是南半球的冬季,马达加斯加岛受东南信风控制,C正确,D错误。
考点:板块分布。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气候类型的综合判读。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