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题《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高频考点预测(2019年最新版)(六)

时间:2019-12-22 04:40:03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图为某观测站某年8月1日至3日雨量及河流水文过程线图。读图,回答1~2题。

1.该河段易出现险情的时间为?
A.8月1日6时至12时
B.8月1日9时至8月2日18时
C.8月2日6时和8月3日6时
D.雨停后15小时至36小时
2.未来在相同降雨状态下,如果图中水文过程线
A.洪峰水位升高,可能是由于上游大量退耕还湖
B.洪峰水位降低,可能是由于下游修建大型水库
C.洪峰点向右偏移,可能是由于上游植被恢复较好
D.洪峰点向左偏移,可能是由于下游开挖泄洪通道


参考答案:1、D
2、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据民政部统计,2009年以来全国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4.8亿人受灾,死亡和失踪1528人。直接经济损失2523亿元。这反映我国自然灾害发生的特点是
A?灾害种类多样但灾次较少?
B?灾害种类少但灾次频发
C?灾害种类少且灾次较少
D?灾害发生频率高、强度大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根据“2009年以来全国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4.8亿人受灾,死亡和失踪1528人。直接经济损失2523亿元。”说明我国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高,强度大。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我国地震多,伤亡人口多是因为地处(?)?
A.太平洋、印度洋、亚欧板块交界处
B.太平洋、非洲、亚欧板块交界处
C.美洲、亚欧、非洲板块交界处
D.美洲、太平洋、亚欧板块交界处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由板块运动引起的两大地震带是: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我国位于太平洋、印度洋、亚欧板块交界处,位于两地地震带的交界处。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4、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2010年我国部分地区自然灾害十分严重,灾害种类多、范围广、程度深、危害大,干旱、洪涝、滑坡、泥石流等各类灾害均有不同程度发生,部分地区重复受灾,特别是区域性极端暴雨、阶段性严重干旱、大范围滑坡、泥石流等给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影响。
(1)自然灾害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4分)
(2)分析说明我国自然灾害种类多、范围广、程度深、危害大的主要原因。(6分)


参考答案:
(1)人员伤亡;财产损失;自然资源和环境的破坏等。(任两点即可)
(2)地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上,地质条件复杂;地形以山地为主,多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地处东亚季风区,深受季风影响,气象灾害多发;各种灾害相互关联,一种灾害的发生往往诱发其他灾害的发生。(任三点即可)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读图和资料回答问题。(17分)

(1)简述图示时间我国特旱、重旱区的地理分布特点。
(2)近年来,我国旱灾的发生频率和成灾强度都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试分析其原因。
(3)简要说明目前减轻旱灾的主要措施。
革命老区百色的游客来源地区广泛但相对集中,本省游客是红色旅游客源主体,占54.8%,其中百色本市游客占30.63%,来自湖南、广东两省的游客分别占到16.3%和4.5%,西南地区游客占到该地区游客总量的83.7%。在远距离市场中,北京、湖北、山东等相对占有一定的比例。
(4)概括百色主要旅游资源类型。
(5)归纳百色旅游客源地的主要特点。
(6)在经济和社会文化两方面中任选其一,简述发展红色旅游的作用。


参考答案:(1)主要在北方的内蒙古东北部、中部;山西陕西南部、河南湖北部分地区;四川东部、重庆;四川南部云南北部及贵州、广西的西部。(4分)
(2)全球变暖,蒸发加剧;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导致植被破坏,涵养水源的能力减弱;人口增长和生产规模的扩大导致需水量增加。(3分)
(3)兴修水利设施,改革灌溉方式;节约用水,推广耐旱作物种植;加强绿化;加强监测预报等(3分)
(4)自然旅游资源:自然风光、古生物遗址、地质奇观等
人文旅游资源:文化古迹、革命纪念地、民族特色风光等(2分)
(5)以本省区和邻近的西南地区各省为主,其次是我国其他各省区。(2分)
(6)经济方面:带动相关产业(行业)发展,增加税收和回笼货币,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社会文化方面:增加就业机会,提高生活质量,促进文化交流,促进历史遗存保护。(3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旅游活动、自然灾害与我国区域地理的结合。(1)直接读图概括即可。(2)影响旱灾的主要原因从自然原因:全球变暖的大背景和人为原因:用水量大;破坏湿地和植被等,导致涵养水源能力下降等方面分析。(3)减轻旱灾的主要措施从气象措施、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分析。(4)旅游资源的类型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等。(5)结合材料反映周边地区的游客数量多,距离越远,旅游数量较少。(6)旅游活动对经济的作用主要从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外汇,国家回笼资金等方面分析;社会文化方面从增加就业、促进文化交流等方面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5 6 7 下页 尾页 6/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