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22 04:36:33
1、综合题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每空2分,共14分) 
(1)此图所示的日期是 ___ 月22日前后。
(2)图中A点的时刻为 点,D点的昼长为 小时,这一天C点的昼长是 小时。
(3)图中A、B、C、D四点中,线速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__________ __ 。
(4)图中A、B、C、D四点中,此日白昼时间最长的是____ ___、最短的是_______ __。
参考答案:(1) 12__
(2) 12 12 4
(3)D>A>C>B
(4)B C
本题解析:(1)图示晨昏线与极圈相切,北极圈内出现极夜,故判断为北半球冬至日,为12月22日前后。(2)结合图示的自转方向判断,图示昼夜半球的分界线为晨线,故晨线与赤道的交点为6点,图示A点位于昼半球的平分线,故时间为正午12时。图示D点位于赤道上,故昼长为12小时。图示C点的日出时间为10点,故上午为10—12时,则昼长为4小时。(3)地球自转线速度的规律:自赤道向两极递减,纬度越低,线速度越大;纬度越高,线速度越小。(4)昼夜长短状况看直射点的位置,故图示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故越往南昼越长。
考点:本题考查晨昏线图的综合判读。
点评:简单的晨昏线图的综合分析,难度低。本题还可结合图示考查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的变化等相关内容。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晨昏线图的基本判断方法和时间问题分析方法,注意知识的归纳总结,利于解题技巧的训练。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6月26日至8月1日,2014年环太平洋多国海上联合演习在夏威夷附近海域展开,中国首次应邀参加。下图是参加环太平洋军演国家分布图,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小题1】刚到达军演目的地——夏威夷群岛,部分士兵因温差过大,出现“水土不服”(指人们由于改变了地理环境暂时未能适应而出现的各种症状:如食欲不振、心慌胸闷等),这些士兵主要来自的国家是( )
A.泰国
B.中国
C.马来西亚
D.智利
【小题2】中国海军舰队与美国、新加坡、文莱等国组成的特混编队,在军演期间( )
A.四个国家日出方位角相同
B.中国和美国的日落时间不短推迟
C.文莱昼长先增长后变短
D.新加坡的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
【小题3】俄罗斯军舰从摩尔曼斯克港经北冰洋沿岸到达太平洋来监视这次军演,俄舰选择最短的航线,必须经过的海上通道及其附近的洋流分别是( )
A.苏伊士运河——加那利寒流
B.好望角——厄加勒斯暖流
C.白令海峡——千岛寒流
D.巴拿马运河——赤道逆流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D
【小题3】C
本题解析:
【小题1】夏威夷群岛纬度较低,热量充足,和泰国、中国、马来西亚等国的温度条件相似,因此这些国家的士兵不易出现水土不服,而智利纬度较高,加之寒流的影响,气温较低,其温度条件和夏威夷群岛差异较大,最易出现水土不服。
【小题2】军演期间为北半球夏季,此时全球各地东北方向日出,但不同纬度地区日出时的方位角不同;在此期间,中国和美国的昼长逐渐变短,因此两国日落时间不断提前;文莱昼长逐渐变短;在此期间,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且不断向南移动,新加坡的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
【小题3】摩尔曼斯克位于俄罗斯西北部北冰洋上,从此处出发向东经北冰洋沿岸,过白令海峡向南,进入太平洋,该段经过千岛寒流。
考点:全球气温分布规律、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洋流分布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当太阳直射B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各地昼夜等长
B.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
C.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小
D.地球公转速度较快
【小题2】图中表示夏至的是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小题3】当太阳直射点位于B点时,南回归线上的某地的正午太阳高度是
A.66°34 ′
B.90°
C.46°52 ′
D.43°08′
参考答案:【小题1】C
【小题1】B
【小题1】D
本题解析:【小题1】本题考查太阳直射点的移动。第25题,当太阳直射B点时,表示北半球夏至日,A项我国各地都昼长夜短。错误。B项北回归线以北正午太阳高度的达一年中最大。错误。C项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正确。D项地球公转接近远日点,公转速度较慢。错误。
【小题1】第26题,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即B点。
【小题1】第27题,正午太阳高度=90°-纬度差(当地纬度23.5°S和直射点纬度23.5°N的距离),计算得43°。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太阳外部的圈层从外到里依次是
[? ]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填空题 下图是某日太阳光照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1)A、B、C、D四地中,地球自转角速度最小的是 地,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地。
(2)图中MN是 (晨、昏)线;该图表示南半球的节气是 。
(3)该日地球公转到 (远日点、近日点)附近;该日太阳直射的纬度是 。
(4)A、B、C、D四地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 地;该日西昌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
参考答案:
(1)D B
(2)晨 冬至日
(3)远日点 23°26′N
(4)A 昼长夜短(昼最长夜最短)
本题解析:
(1)地球自转角速度除南北两极点外都是每小时15度,南北极点角速度为零。A、B、C、D四地中,地球自转角速度最小的是D南极点,自转角速度是零。地球自转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位于赤道上的B地。
(2)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的为昏线,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的为晨线。图中顺地球自转方向过EF线进入昼半球,MN线为晨线。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夜,为南半球的冬至日。
(3)每年7月初,地球距离太阳最远,这个位置叫远日点。6月22日地球公转到远日点附近;太阳直射的纬度是23°26′N。
(4)6月22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自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A、B、C、D四地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位于北回归线上的A地。该日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西昌位于北半球昼夜长短状况是昼最长夜最短。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的意义。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