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旅游资源的类型与分布》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三)

时间:2019-12-22 04:35:52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古遗址与所在国家连接正确的是(  )?
A.泰姬陵——印尼   
B.吴哥窟——泰国
C.特洛伊——土耳其
D.金字塔——埃塞俄比亚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泰姬陵是印度的古典建筑,吴哥窟是柬埔寨的古典建筑,金字塔是埃及的。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学生只要掌握世界级著名的旅游景观的分布,并结合排除法判断即可。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在平时的学习中加强对世界著名旅游景观的基本常识的把握。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读“旅游资源分布示意图”,回答9题。

a处地貌景观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冰川侵蚀作用
B.流水溶蚀作用
C.流水侵蚀作用
D.流水沉积作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处为三峡位置,故其成因:流水侵蚀。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10分)旅游地理
黄山机场位于黄山市屯溪区(见下图),设计年吞吐量为90万人次,目前实际年吞吐量在32万人次~50万人次之间。2011年,黄山市接待的游客数量高达3000万人次。

根据图文资料,分析黄山机场实际吞吐量与黄山市接待游客量相差较为悬殊的原因。


参考答案:
陆路交通可达性好(高速公路、铁路通过);旅游线路组织方式的多样化;旅游出行方式的多样化;距主要客源地(浙江、江苏、上海等地区)较近。(答出一项三分得3分,答出三项即可得满分。其他合理答案酌情给分)


本题解析:此题注意充分利用图文信息,区别黄山机场实际吞吐量和黄山市接待游客量的人员结构,黄山市主要客源地分布在长三角地区,图中充分体现出黄山市与周边地区铁路、高速公路联系方便,这样就能很好的分析黄山机场实际吞吐量与黄山市接待游客量相差较为悬殊的原因。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描述,其序号与所指名胜相符且排序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①山奇、水秀、石美、洞异  ②奇松、怪石、云海、温泉
③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④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A.①桂林 ②黄山 ③泰山 ④庐山  
B.①黄山 ②桂林 ③泰山 ④庐山
C.①桂林 ②泰山 ③黄山 ④庐山  
D.①泰山 ②桂林 ③黄山 ④庐山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山奇、水秀、石美、洞异”是对桂林的描述;“奇松、怪石、云海、温泉”是对黄山的描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对黄山的描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是对庐山的描述。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10分)旅游地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杭州西湖景区从2002年国庆假期开始免门票,实现了将没有围墙的完整西湖还给市民与游客。但没有围墙的“免费西湖”吸引了更多的游客。据统计,2008年,游客人数和消费收入都是过去“收费西湖”的两倍以上。
材料2:上海有中西结合的都市文化,浙江有山水文化,江苏则有园林文化,在世博会前后,三地向全国和全世界推出一个组合型的“园林+山水+都市”产品,吸引投资者及游客的眼光。
(1)杭州实施“免费西湖”措施后,旅游收入没有下降反而大幅上升,试分析原因。(4分)
(2)从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角度,分析苏、浙、沪建设旅游共同市场的有利条件。(6分)


参考答案:(1)旅游门票收入减少了,但因游客增多,逗留时间长,交通、餐饮、住宿、商业、娱乐业等其他收入大大增加(4分)。
(2)苏、浙、沪水陆交通便利,各地旅游资源距交通干线近;自然、人文资源丰富,优
势互补,形成集聚效应;区域经济发达,国际交往频繁,旅游消费市场广阔;旅游基础旅游基础设施完善,旅游产业链条完备(答对其中3点可得满分6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