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22 04:34:44
1、单选题 每年春分日到秋分日?
A. 极昼地区先由北极点扩大到北极圈,再由北极圈缩小到北极点
B 南半球为夏半年,北半球为冬半年
C太阳直射点由赤道移至南回归线,再移回赤道?
D 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先变大,再变小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地球公转运动。春分日、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所以每年春分日到秋分日极昼地区先由北极点扩大到北极圈,再由北极圈缩小到北极点;南半球为冬半年。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中所述的“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指的是以下哪些节气
A.春分
B.夏至
C.秋分
D.冬至
参考答案:AC
本题解析:“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中"分"示昼夜平分之意,一年中昼夜平分的节气有春分日和秋分日,故选AC
点评:此类试题容易,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认识各节气的特点。同时有关的知识点可能涉及到以下几点:
1、昼夜长短的时间分布:
①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昼长夜短,北半球夏季,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北半球的昼长夜短。
②太阳直射点向哪个半球移动,这个半球的昼就渐长,北半球6月22日昼最长,12月22日最短。
③南北回归线之间昼长最大值与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值不在同一天出现,如海口市。
2、昼夜长短的纬度分布:
北半球夏半年,昼长夜短,越向北白昼越长(日出越早日落越晚),如北京﹥上海﹥广州
北半球冬半年,昼短夜长,越向南白昼越长(日出越早日落越晚)。如海口﹥广州﹥上海,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甲地(150°E,20°S),乙地(150°W,30°N),有关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两地地球自转角速度相等、线速度甲>乙
B、两地相差20小时且甲地时间早于乙地
C、两地均有太阳直射现象
D、两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相差46°52′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综合题 在居民规划设计中,为了采光的需要,不同纬度住宅间的间距是有规定标准的。阅读表格,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我国三个城市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比较
| 城市 | 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 |
| ① | 40°28′ |
| ② | 35°21′ |
| ③ | 26°26′ |
参考答案:(1)我国处在北半球,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小值.楼房的影子为一年中最长的一天
(2) ①
(3) B
(4)小区的交通位置,周边的配套设施,周围环境质量;房子的质量、朝向、采光、楼间距、楼层、通风等。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
(1)楼房的间距主要考虑一年中前面楼房的影子遮荫问题,由于北半球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即楼房的影子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2)根据材料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判断,三地纬度由低到高依次为①②③;夏至日,由于太阳直射北半球,故昼夜长短的分布规律为:越往北昼越长,越往南昼越短;故三城市在夏至日中,日照时间最短即昼最短的是纬度最低的①。
(3)太阳高度的计算简单的可以用H=90-△表示,式中H表示正午太阳高度,△表示太阳直射点与所求点的纬度差值。如果理解了这一公式,解这道题就较容易了。当正午太阳高度为45°时,北楼刚好能照到阳光,计算此时的太阳直射点应位于15°S,当太阳直射点位于15°S以南时,则正午太阳高度将小于45°,北楼将被遮荫,根据太阳直射点在15°S—23.5°S占一年中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比重,大约为1/6,故时间大约占2个月。
(4)根据居住的环境要求,一般需要考虑房子的通风、采光、周边配套、交通等条件。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图10是以极地为中心的昼夜状况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读图回答题。
小题1:a、b、c三点的地方时为( ? )
A.都是18点
B.6点、12点、18点
C.都为6点
D.12点、18点、24点
小题2:若C的纬度为75°,则最接近图示昼夜状况的日期是( ? )
A.4月上旬
B.6月中旬
C.9月中旬
D.1月下旬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地球的自转方向判断a为晨线与赤道的交点,地方时为6:00,同一经线地方时相同,所以三地都为6:00。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小题2:图中C为晨昏线和纬线圈的切点,说明太阳直射15°S,可能为1月下旬。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