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环境与环境问题》高频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五)

时间:2019-12-22 04:29:47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海洋污染物的绝大部分来自(  )
A.海洋石油
B.海底火山喷发
C.陆上生产过程
D.海上生产过程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海洋污染物绝大部分来源于陆地上的生产过程,工业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废弃物是其主要来源。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右图为大气成分的变化趋势图。其中,10-6为二氧化碳浓度单位,l个10-6为百万分之一;DU为空气中垂直柱状区域内的臭氧含量单位,如果l00DU的臭氧放在地球的表面,它将形成一毫米厚的臭氧层。读图回答5~7题。

5.大气组成的变化趋势正确的为(  )
A.1950年始臭氧含量不断减少
B.l760年开始臭氧的含量不断减少
C.1950年开始二氧化碳含量不断增多
D.l920年臭氧的含量接近最低值
6.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与日俱增的原因
主要是(  )
A.海平面上升?
B.臭氧的大量减少
C.森林被破坏
D.燃烧煤炭、石油等,不断向大气排放二氧化硫等酸性气体
7.臭氧总量的减少,带来的后果有(?)
①土壤酸性增强,文物古迹受腐蚀?②太阳辐射增强,利于林木生长
③患白内障和皮肤癌的人数增加?④对生态环境和农业造成破坏
A.①②?B.③④ ?C.②③?D.①④


参考答案:A.C.B


本题解析:要注意上下两个横坐标,二氧化碳是工业革命后开始大量增加的,横坐标应是下面的;导致臭氧减少的物质是20世纪才出现的,横坐标应是上面的。
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的原因是燃烧煤炭、石油等不断向大气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和森林被破坏。
臭氧总量的减少会导致太阳紫外线增多,对地球上的生命物质造成伤害。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列环境问题不能够反映当代环境问题的规模全球性特点的是?(?)
A.臭氧层破坏问题
B.生物多样性锐减问题
C.海洋污染问题
D.水土流失问题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环境问题。局部地区植被破坏导致水土流失,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点。其他几项环境问题都具有全球性的特点。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我国建立自然保护区的主要目的是(? )
A.创建旅游胜地,发展地方经济
B.便于加强国防交流与合作
C.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和各种生态系统
D.拯救濒临灭绝的珍稀野生动物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环境保护。建自然保护区,主要是为了保护一些珍贵的动植物资源和一些历史文化、自然遗产。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河流对污染具有自净能力。珠江自净能力最弱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河流的自净能力受河流的水量、流速等影响,珠江位于北半球的季风气候区,冬季降水少,河流水量最小,所以自净能力最弱季节是冬季,D对。其它季节水量较大,自净能力较强,夏季最强,A、B、C错。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4 5 6 下页 尾页 5/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