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22 04:28:25
1、填空题 (12分)读“地球光照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时为北半球 (节气)日前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 。
(2)A地地处五带中的 带,此时澳大利亚的季节是 季。
(3)此时A点太阳高度是 。这一天中B点的正午太阳高度是 。
(4)此时C地的地方时为 点,这一天A地昼长为 小时。
(5)此时北京时间为 点,西七区区时为 点。
(6)该日有极夜现象的纬度范围是 ,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小值的纬度范围是 。
参考答案:
(1)冬至 23°26′S
(2)北温 夏
(3)0° 90°
(4)20 4
(5)20 5
(6)66°34′N—90°N 0°—90°N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1)读地球光照图,图中北极圈出现极夜现象,所以是冬至日前后。太阳直射点纬度是23 26´S。
(2)读图可以判断出A位于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属于北温带。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南半球是夏季,澳大利亚是夏季。
(3)A点位于晨昏线上,所以此时的太阳高度是0 。B点位于南回归线上,有阳光直射现象,所以正午太阳高度是90°。
(4)根据图中经线分布可知,每两条经线之间差30°,图中C点左边的经线是昏线与赤道交点,为18点,则C点的地方时为20点。图中A位于昏线上,与赤道与昏线交点所在的经线差60°,故A点14点日落,则该地昼长为(14-12)*2=4小时。
(5)由图可知图中0°经线为12点,则北京时间为20点。此时0时区为12点,0时区比西七区早7个小时,故西七区的区时为5点。
(6)根据图中可知,此时北极圈及其以内出现极夜现象,此时为北半球的冬至日。赤道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小值。
考点:该题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某日7时36分,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隆重的升旗仪式,国旗与太阳同时升起。据此完成问题。
【小题1】这一天可能是 ( )
A.国庆节
B.劳动节
C.清明节
D.元旦
【小题2】此时北京市可能是下列哪幅图中的点P位置(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 )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结合日出时间分析可知,此日昼短夜长。清明节、劳动节昼长夜短,国庆节距秋分日较接近,所以昼夜长短相差不大,只有元旦日符合实际情况,所以D选项正确。
【小题2】结合题干材料分析可知,北京位于晨线上,且昼短夜长,只有D图符合要求 。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右图,判断题。(阴影部分为黑夜)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经纬度分别为
A.60°E B.60°W
C.20°S D.20°N
2.有关甲、乙两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地最短距离大约是3300千米
B.这天昼长甲地比乙地长
C.这天正午太阳高度角甲地比乙地小
D.甲地的角速度大于乙地
3、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此图中心为北极 B M点昼短于N点
C M点正处于黎明时间 D N地太阳正午高度大于M地
参考答案:AC AC A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关于图中各圈层的叙述正确是? (? )
A.地球外部圈层由A、B、C三部分组成,其中C为生物圈
B.地球内部圈层由E、F、G三部分组成,其中G为地核
C.E、F合为岩石圈
D.地球的外部圈层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从图上看,G为地核,F和E共同构成地幔,D所在的圈层是地壳,E和D共同组成岩石圈。A、B、C共同构成地球的外部圈层,其中C圈层为水圈,图中B圈层位于大气圈层底部、C圈层全部、地壳上部,为生物圈。四大圈层中,A大气圈厚度最大。地球的生物圈、水圈、大气圈三大外部圈层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故选D。
点评:该题的关键是读图。学生只要掌握了地球的内外圈层结构就不难作答。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图中阴影部分为黑夜,据图完成问题。?
小题1:观测者从图Ⅰ中甲、乙、丙、丁四个角度能够观测到图Ⅱ所示昼夜状况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小题2:此时与a点日期相同的经度范围是(?)
A.45°W~180°
B.45°E~180°?
C.0°~180°
D.135°W~180°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光照图初步判读、方向判断和时间计算。
小题1:,根据图Ⅰ可以得出此时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上,南极圈内发生了极昼现象,因此极圈内发生极昼现象的图Ⅱ应该是从南极上空丁点观测地球所得的太阳光照图。
小题2:图Ⅱ中的中心点是南极点,故自转方向应为顺时针,此时太阳直射点在135°E经线上,即可推算出45°W的地方时是零时,所以45°W~180° 之间的日期与a点日期相同。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