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22 04:18:52
1、单选题 读我国某校20l3年9月23日旗杆(高5米)影子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地区的农业
A.属于混合农业地域类型
B.机械化和规模化水平高
C.容易受伏旱天气的影响
D.地形是其发展的制约因素
小题2:该地区北缘近几年发展起水稻种值业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气候
B.交通
C.技术
D.市场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看图北京时间11:40影长最短,说明是地方时12点,可以推算出该地是130°E。日影为5米,说明9月23日正午太阳高度角45°,算出该地是45°N,我们锁定该地为东北平原。属于商品谷物农业,限制性因素是热量条件,机械化和规模化水平高。
小题2:东北平原发展农业的限制性因素的热量,水稻种植对热量条件要求高,近几年发展水稻种植业,主要是在保温技术上进行突破,或者是改良品种。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北京时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嫦娥二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升空,从此,“嫦娥二号”开始了112小时的奔月之旅,预计在4天后到达月球。据此完成23~25题
小题1:“嫦娥二号”发射时地球公转的速度(?)
A.由快变慢
B.接近最快
C.由慢变快
D.接近最慢
小题2:“嫦娥二号”奔月期间,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和移动方向是:(?)
A.在北半球并向南移动
B.在北半球并向南移动
C.在南半球并向北移动
D.在南半球并向南移动
小题3:“嫦娥二号”发射时,地球处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图示正确的是? (? )
参考答案:小题1:C
小题1:D
小题1:B
本题解析:
小题1:10月1日地球公转正逐渐向近日点1月初运动,故公转速度逐渐加快。
小题2:10月1日,地球公转应位于秋分日—冬至日之间,故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并向南移。
小题3:10月1日,地球公转应位于秋分日—冬至日之间,根据图示的太阳直射点位置判断,A图中地球位于春分和夏至之间,B图中地球位于秋分和冬至之间,C图中地球位于春分和夏至之间,D图中地球位于冬至与春分之间。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当A、B两地同时日出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地日出时间大约在5时?
B.乙国处于多雨季节
C.A地昼长大于B地?
D.甲河流量达一年中最大值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依据A、B两地同时日出(做出晨线,然后做垂线)可知此时太阳直射北半球。A、B位于南半球,昼短夜长且纬度越低昼越长,所以C正确,A地日出时间6时以后;太阳直射北半球,南半球为当地冬半年,甲乙两地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所以为少雨季节,流量较小,故B、D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一艘轮船沿图中的航线从印度洋驶向大西洋,据图判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①处该船逆水航行
B.沿岸是浓郁的拉丁美洲文化
C.④地的天气特点为高温少雨
D.船只从③到④北上时,正午太阳高度角肯定变小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①处该船顺厄加勒斯暖流航行;沿岸所经地区为非洲,盛行的是非洲文化;因不能确定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所以船只从③到④北上时,正午太阳高度角不一定变小;而④地为热带沙漠气候,天气特点为高温少雨。故选C。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图为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所绘的某小区域示意图,为正确标注该图的指向标,同学们测得O城6月7日昼长夜短且日出、日落分别在X、Y方向。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O城两侧的山脉大致呈东北—西南走向
B.河流XO段的流向为由东北流向西南
C.该地可能位于80°N附近
D.X、O、Y三地自转速度不相等
小题2:该日之后的一周期间( )
A.北印度洋洋流呈逆时针流动
B.图示O城正午太阳高度角逐渐增大
C.图示O城日出时间逐渐提前
D.北京香山正值枫叶遍地红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图示某区域中,O城为6月7日,时值北半球夏季,太阳从东北日出、东南日落。当日该城于X方向日出,Y方向日落,则X在O的东北,Y在O的西北。由于河流上游较狭窄,且支流多,下游河到较宽,支流少,因此河流XO段由X流向O,其流向为由东北流向西南。O城两侧的山脉大致呈东西走向。据日出、日落方位可知该地昼长夜短,则该地位于北半球,但不能确定该地位于80°N附近。图中XY两地纬度相近,可能自转线速度相同。
小题2:此题考查季相变化,解决此类题,需掌握各种地理事象产生的时间变化规律。6月7日之后的一周期间,太阳直射点仍向北移动,北半球仍处于夏季,北印度洋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图中O城可能位于太阳直射点以南也可能位于太阳直射点以北,故O城正午太阳高度角可能逐渐增大也可能逐渐减小。由于该日之后的一周期间北半球昼长夜短,且昼渐长夜渐短,故O城日出时间逐渐提前。北京秋季香山枫叶遍地红,而此时正值夏季,故不可能看到。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