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22 04:16:27
1、单选题 图(阴影部分为夜半球),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该图所示的日期约为 ,判断依据是什么?
(2)此时,地球运行在 (填“近日点”或“远日点”)附近。
(3)弧MAN是 (填“晨”或“昏”)线。此刻,下列各地的地方时分别是:B ,C 。
(4)此时,A地的太阳高度是 ,A地的正午太阳高度是 。
(5)字母所示各地正午太阳高度相同的是 和 。
参考答案:(1)6月22日(夏至日) 晨昏线与极圈相切,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或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夜)
(2)远日点
(3)晨 0(24) 6
(4)0° 66.5°
(5)AE CD
本题解析:(1)图示晨昏线与极圈相切,北极圈及其以内出现极昼,南极圈及其以内出现极夜,故判断此时为北半球夏至日6月22日。(2)6月22日,地球公转接近远日点(7月初)。地球公转经过近日点时约在1月初。(3)图示顺着自转方向经过弧线MAN则即将从夜半球进入昼半球,故判断为晨线。图示B点位于夜半球的平分线,故地方时为0时。图示A点为晨线与赤道的交点,故判断地方时为6时而C点与A点位于同一经线上,故地方时也为6时。(4)图示A点位于晨线上,故太阳高度为0°,正午太阳高度=90°-纬度差(直射点纬度与当地纬度的距离),此时太阳直射点纬度位于北回归线上,而A点的纬度为赤道(0°),计算即可。(5)结合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自直射点向南北两次递减,故同一纬线上,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考点:本题考查晨昏线图示的综合分析。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属于高一自然地理的主干知识,常规考点。解题需要掌握以下几点:①掌握二分二至日的晨昏线分布特征;②掌握地球公转经过远日点和近日点的时间差异;③掌握晨昏线图上地方时计算的突破口,能正确寻找0时、6时、12时和18时;④掌握太阳高度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差异,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2014年的除夕是1月30日,这一天与我们几乎同纬度的美国休斯敦(西六区)将举行一场NBA篮球赛,比赛开始为当地时间2014年1月30日19时30分。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如果我们要收看现场直播,观看的时间最好是在北京时间( )
A.1月31日19:30
B.1月30日19:30
C.1月31日9:30
D.1月30日9:30
【小题2】下列日照图反映的日期中,与1月30日除夕最接近的是( )
【小题3】春节期间,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和移动方向是( )
A.北半球向北
B.北半球向南
C.南半球向北
D.南半球向南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小题3】C
本题解析:
【小题1】北京时间为东八区区时,与休斯敦(西六区)区时相差(8+6=14)小时。东时区的区时总比西时区的区时早,故当地比赛开始时,北京时间为1月30日19时30分+14小时=1月30日33时30分=1月31日9时30分。C正确。
【小题2】1月30日时半球处于冬半年,北极地区有极夜现象且范围比冬至日时小。A、C图表示夏至日光照图,B图为春、秋分。故D正确。
【小题3】春节期间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并不断向北移动。C正确。
考点: 区时计算、光照图判读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小题1】这次天气变化过程最有可能是由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天气系统的判断。
【小题1】图示反映该天气系统过境导致气温下降,气压升高,出现降雨天气,故判断为冷锋影响。
【小题2】我国北方地区夏季的暴雨是受冷锋影响而形成,A正确;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是准静止锋形成的天气实例;东南沿海的台风为气旋系统影响;伏旱是受副高影响。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不同天气系统影响下的天气特征,难度一般。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下图是“安徽毫州某一窗户朝南的房屋”和“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问题。(10分)
地球公转到图中_____位置时,正午射进屋内的阳光面积可达一年中最大。概括该日北半球昼夜分布规律。(4分)
地球从甲公转到丙位置时,简述正午屋内的光照面积变化和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情况。(4分)
(3)一年中每日正午时刻该房屋的影子朝向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参考答案:
(1)丁 北半球昼短夜长;昼长达一年中最短,夜最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4分)
(2)由大变小,再由小变大 先由赤道向北移动,到北回归线,再向南移动到赤道。(4分)
(3)都朝正北方(2分)
本题解析:
(1)地球公转到图中丁 位置时,为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小,射进屋内的阳光面积可达一年中最大。该日北半球昼短夜长,昼长达一年中最短,夜最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
(2)地球从甲公转到丙位置时,时间是从春分到夏至到秋分。该时段内正午屋内的光照面积变化是由大变小,再由小变大。太阳直射点先由赤道向北移动,到北回归线,再向南移动到赤道。
(3)该地位于北回归线以北,一年中每日正午时刻该房屋的影子朝向规律都朝正北方。
考点:地球公转的特征,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
本题难度:一般
5、填空题 图为北太平洋周边区域图,图中AB为晨昏线,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5分)
(1)AB是____(晨或昏)线,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____。(3分)
(2)P、Q两地中,年降水量较多的是____地,简析该地降水多的原因。____(3分)
(3)根据表格数据分析,旧金山、诺福克两城市中,____市气候海洋性较强,____市沿岸附近海洋有寒流流经。(2分)
(4)图中A、B两地主要的共同农业地域类型____,与A地比,B地发展该农业地域类型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有____。(5分)
参考答案:
(1)昏(1分) 20°N,90°E(2分)
(2)Q地(1分) Q地沿岸有暖流增温增湿;终年受来自海洋的盛行西风影响,雨季长;位于高大山地的迎风坡,多地形雨,故降水多。(任2点得4分)
(3)旧金山 旧金山 (2分)
(4)商品谷物农业(1分) 高度发达的工业基础、先进的农业科技、市场广阔、农工商一体化(即经营专业化)等(答出两点得4分)
本题解析:
(1)根据图示10℃等温线分布的纬度位置判断北半球为夏半年,所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则图示AB为昏线,根据昏线和赤道的交点经度为180°,判断太阳直射点的经度为90°E,根据图示昏线与经线的夹角为20°,判断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20°N。
(2)P、Q两地都位于沿海地区,沿海地区的降水量受洋流、大气环流、地形等因素的影响。
(3)旧金山市的气温年较差较小,所以海洋性较强,根据大洋环流的分布规律判断,旧金山附近有寒流经过。
(4)A位于我国东北地区,B位于美国中央大平原地区,所以共同的农业地域类型为商品谷物农业,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主要有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交通运输、政府政策、劳动力、土地价格等。美国商品谷物农业发展的有利经济条件有高度发达的工业基础、先进的农业科技、市场广阔等。
考点:本题考查光照图的综合判读;世界洋流分布规律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