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22 04:15:04
1、单选题 2013年1月11日,北京被大雾笼罩,造成首都机场多次航班延误。据此完成题。
小题1:深秋初冬时节是该地大雾的多发期,这其中的道理是 (?)
A.昼夜温差减小,水汽易凝结,但风力微弱,水汽不易扩散
B.昼夜温差减小,水汽不易凝结,直接悬浮于大气中
C.昼夜温差较大,水汽不易凝结,直接附着在地面上
D.昼夜温差较大,水汽易凝结,且该季节晴好天气多,有利于扬尘的产生
小题2:白天的大雾天气使空气能见度降低的原因之一是 (?)
A.大雾削弱了地面辐射
B.大雾对太阳辐射具有削弱作用
C.大雾改变了太阳辐射的波长
D.大雾增强了大气逆辐射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北京地区1月份温度低降水少,白天太阳辐射强烈温度较高、夜晚降温快温度低,故昼夜温差大,深秋初冬时节水汽易凝结,城区扬尘、颗粒多有成雾的必要凝结核。
小题2:大雾增加了大气的厚度而且大雾中固体颗粒物较多,增加了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吸收作用,降低了空气能见度。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结合雾的形成原因分析即可。在这里要注意时间深秋初冬时节,有利于水汽凝结;城区扬尘、颗粒为成雾的必要凝结核。另外本题也可考查针对雾霾天气我们应该采取的措施或雾霾天气给我们带来的不利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青藏高原比长江中下游平原气温日较差大的原因是
①青藏高原离太阳更近?
②青藏高原比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正午太阳高度小?
③青藏高原上空比长江中下游平原上空的云层厚?
④青藏高原地势高,空气稀薄?
⑤青藏高原白天太阳辐射强?
⑥青藏高原夜间大气逆辐射弱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④⑤⑥
D.②④⑥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青藏高原比长江中下游平原气温日较差大的原因是青藏高原地势高,空气稀薄,青藏高原白天太阳辐射强,白天气温高,青藏高原夜间大气逆辐射弱,夜间气温低。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下图“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青藏高原气温比同纬度四川盆地低的主要原因是?
A.①和②较小
B.②和③较小
C.③和④较小
D.③和⑤较小
小题2:青藏高原小麦单产高、质量好与太阳辐射强和日较差大密切相关,与此有关的是
A.①小②大
B.①大③小
C.③小⑦大
D.④大⑥小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本题解析:
试题解析:
小题1: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根据大气受热过程的示意图,⑦进入大气层前的太阳辐射;①进入大气层后的太阳辐射;②太阳削弱作用;⑤被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⑥进入宇宙的地面辐射;③大气逆辐射;④进入宇宙大气辐射。根据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的地形差异,说明青藏高原地面辐射弱,大气逆辐射弱,保温作用差,气温低。选D。
小题2: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青藏高原地势高,空气稀薄,削弱作用小,太阳辐射强,光合作用强,质量高;空气稀薄,大气逆辐射弱,保温作用差,使得夜晚气温低,温差大。故依题意为①大③小。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读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中A表示_______________;B表示_______________;C 表示________________。
(2)该图表示了大气的____________作用。
(3)当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气体含量增大时,图中字母______将发生变化,其趋势是__________,在全球
? 范围内引起的结果是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
(2)保温
(3)C;增强;全球变暖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谚语说“十雾九晴”(主要指在深秋、初春和冬季的夜晚),意思是指雾多发生在晴天,这是因为?
A.大气中水汽多
B.晴天时固体杂质多
C.晴天时大气运动缓慢
D.晴天时大气逆辐射弱,地面降温快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和大气的保温作用。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具有选择性(大气中的臭氧和氧原子主要吸收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主要吸收红外线),而对太阳辐射中能量最强的可见光吸收很少,太阳辐射不是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地面辐射:为长波辐射,除少部分透过大气返回宇宙空间外,绝大部分为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因此,地面是低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大气逆辐射:大气在增温的同时,也向外放出红外辐射,也是长波辐射,其大部分辐射向地面,称大气逆辐射,补充地面热量的损失,对地面起到了保温作用。晴天时大气逆辐射弱,地面降温快。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