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22 04:08:15
1、综合题 读下图:(12分)
(1 ) 本区分为三大地形区,北部是_________山,中部是_________平原和_________平原,南部是_________高原。
(2) 气候以_________气候为主,6月到10月吹_________(风向)季风如图_________,11月到次年5月吹_________(风向)季风如图_______ ,
(3)本区棉花主要分布在?,原因是?
参考答案:
(1) 喜马拉雅山?印度河平原和恒河平原?德干高原(4分)
(2) 热带季风?西南,图2?东北,图1(5分)
(3) 德干高原的西北部?原因:地势平坦,光热充足,降水少,有利于棉花的生长。(3分)
本题解析:
(1)?根据轮廓可知,该地是印度半岛,北部是喜马拉雅山,中部是印度河平原和恒河平原,南部是德干高原。
(2)?印度半岛气候是热带季风为主,考查方向和成因。
(3)?本题考查印度农业的分布特征,棉花主要分布在德干高原的西北部。原因:地势平坦,光热充足,降水少,有利于棉花的生长。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关于地中海沿岸地理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椰枣、葡萄、无花果、柠檬、菠萝是主要农产品
B.植被具有根深、皮厚、叶面有蜡质光泽等特点
C.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D.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世界区域地理。地中海沿岸受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的影响,主要的农作物为椰枣、葡萄、无花果等,但菠萝、柠檬不是;受地中海气候的影响,当地的植被类型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植被具有根深、皮厚、叶面有蜡质光泽等特点。
本题难度:简单
3、综合题 阅读下面图文材料,回答有关问题。(14分)
材料1:下面是太平洋中两区域示意图。
材料2:2013年6月,联合国第三届气候变化谈判大会如火如荼的举行,目标是为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性新协议准备草案。
(1)甲、乙两图比较,比例尺较大的是 图。(2分)
(2)简述A国冬季降水西部海岸多于东部海岸原因。(2分)
(3)说明B国阴影区域的气候类型及成因。(3分)
(4)当A国盛行西北风时,B国北部盛行什么风?并分析其形成原因。(3分)
(5)全球气候变暖对上述两国会产生什么影响?遏制全球变暖有什么措施?(4分)
参考答案:
(1)甲 (2分)?
(2) 原因:冬季该国的西北岸为来自日本海西北风迎风坡,多地形雨,东南岸为背风坡,降水少;(2分)?
(3)热带雨林气候。 受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影响;东澳大利亚暖流增温增湿;地处迎风坡,多地形雨。(3分)?
(4)西北季风。 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3分)?
(5)影响: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 措施: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植树种草,提高植被覆盖率;提高能源利用技术和能源利用效率,采用新能源;加强国际合作。(4分)
本题解析:
(1)根据比例尺的相关知识,当实际距离相等时,图上距离和比例尺成正比,图上距离大的,比例尺就大;从两图经线上看,相同的实地距离,图上距离甲图大于乙图,甲图比例尺大。
(2)首先根据经纬网定位法和海陆轮廓定位法可知,A 国为日本,该国地形是中间高四周低,处于季风区,然后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冬季岛屿的西北岸为迎风坡,多地形雨,东南岸为背风坡,降水少;夏季东南岸为迎风坡,多地形雨,西北岸为背风坡,降水少。
(3)首先根据经纬网定位法和海陆轮廓定位法可知,该地区为澳大利亚东北部,该处有大分水岭,地势较高,根据所学气候类型知识可知此地为热带雨林气候,?原因是受来自海洋东南信风影响,地处迎风坡多地形雨,东澳大利亚暖流增温增湿。
(4)由上题分析可知,B 国为澳大利亚,其北部为季风气候区,当日本盛行西北风时,正值北半球的冬季,而澳大利亚在南半球,正值夏季。所以其北部盛行西北季风原因是海陆势力性质的差异或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5)因为两国都是临海国家,全球变暖会使海平面上升,两国的沿海低地有可能被淹没,解决措施应该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增加植被覆盖率以及参加国际合作等方面阐述。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图,完成问题。
小题1:图示岛屿的气候特点与日本比,其共同点是
A.具有明显的海洋性
B.最冷月均温在0℃以下
C.降水季节变化明显
D.雨热同期
小题2:图中甲、乙、丙、四地最适合建立渔港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世界区域地理和地图分析。
小题1:根据该岛屿的经纬度位置判断,该岛屿位于大西洋北部,终年受盛行西风影响,故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故A项正确。
小题2:图示丙位于海湾内,可避风浪,适宜建港口。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读世界某地区水平衡分布图(水平衡:年降水量减年蒸发量),完成题。
小题1:图中a地区气候特征是
A.热带沙漠气候
B.有明显的旱季
C.四季分明
D.全年炎热干燥
小题2:图中可以判断,赤道穿过的东部数值低的主要原因是因为
A.海拔高,气温低,对流弱,降水少。
B.气温越高,水平衡数值就越小
C.年内降水均匀,水平衡数值小
D.热带草原气候地区的水平衡数值都为正值
小题3:图中,b水域的盐度高于c水域的原因
①b水温高于c,蒸发量大?②b水域封闭度高,与外界海水的交流少
③b处在背风坡,蒸发量大?④b的周围是沙漠,飘来溶解的盐份多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小题4:近年来,图中撒哈拉土地沙化出现了南扩速度加快的现象,“南扩”其自然原因是
A.沙漠南侧的农业生产方式要比北侧落后
B.草原上的野生食草动物数量增加
C.位于东北信风带,沙丘容易向西南移动
D.气温升高,暴雨增多,水土流失严重
小题5:20世纪70年代开始,甲地出现的环境问题影响了当地农业的发展,这一环境问题是
A.海水倒灌造成土地盐碱化
B.草原退化、土地沙化严重
C.开采石油导致土壤污染
D.尼罗河水被过度引灌,水源不足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A
小题3:A
小题4:C
小题5:A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图示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判断,a位于回归线附近的大陆内部,由于终年受副热带高压或信风带的控制而形成热带沙漠气候,故终年高温少雨。注意“气候特征”,故不能选择热带沙漠气候。
小题2:赤道穿过的东部地区为东非高原,由于地势高,气温较低,故对流运动较弱,而形成热带草原气候,降水量较少。
小题3:图示b位于红海,为世界盐度最高的海域,与c海域相比都位于副热带海区,但c沿海有寒流经过,降温减湿,故b海区气温较c海区高,故蒸发量更大;且红海海区较封闭,与外界海水的交流少,故盐度高。
小题4:注意“自然原因”要求,农业生产方式落实属于社会经济因素;而撒哈拉沙漠的南缘气候干旱,降水量少,D错误;影响荒漠化的扩展的自然原因主要受风力作用影响。
小题5:图示甲位于埃及尼罗河河口,由于阿斯旺水库建设导致了尼罗河带到下游的泥沙和水量减少,故河口三角洲生长减慢,河流下游水量减少,故导致了海水倒灌,沿岸土地盐碱化而影响农业生产。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基础性试题,解题关键是能掌握世界区域地理的概况,结合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对气候的影响;地形和洋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区域生态环境的主要形成原因和危害等内容分析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