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22 04:07:55
1、单选题 当你站在西安大雁塔上,听到北京时间报时12点整时,大雁塔的塔影朝向
A.西北方
B.东北方
C.西南方
D.正北方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北京时间是12点时,西安在12点前,太阳位于东南方,影子位于西北方。选择A项。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已知P地日影最短时北京时间为18时。图为P地一年中最大和最小正午太阳高度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P地由①状态到②状态的过程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由①状态到②状态最短的时间约5个月左右
B.由①状态到②状态最长的时间是6个月左右
C.由②状态到①状态P地太阳高度一直在增加
D.由②状态到①状态P地始终昼长夜短
小题2:下列四个地形区中,与P地最近的是:
A.青藏高原
B.巴西高原
C.南非高原
D.东非高原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最小太阳高度位于北方,说明该地是南半球。太阳高度最大90?,介于南北回归线之间,最小值是50.5?,不在南回归线上。那么由太阳高度最大值到最小值最少5个月时间。
小题2:P地日影最短时(12时)北京时间(120?E)为18时,所以该地经度是30?E;根据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可知纬度是16.5?N。所以位于东非高原。
本题难度:简单
3、多选题 将一盏电灯放在桌子中央代表太阳,在离电灯大约l米远的桌边放一个地球仪代表地球,拨动地球仪模拟地球自转运动,如图。据此完成小题。
1.该实验能够演示的地理现象是2.根据图示信息,关于P地地理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昼夜的更替
B.四季的更替
C.运动物体偏向
D.地方时差异
E.盛行东北信风
F.此日正午太阳高度达全年最小值
G.此时正值日出
H.此日昼长夜短
参考答案:1. AD
2. C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从“拨动地球仪模拟地球运动”可知为地球自转,故实验只能演示由于地球自转引起的昼夜交替和地方时差异问题。四季的更替是由于地球公转引起的,运动物体的偏向必须是地表运动物体才产生偏向。故选AD。
2.结合地球自转方向可知P点位于晨线上,故此时正值日出。图示季节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为北半球的冬至日。P地位于南半球的中纬度地带,正午太阳高度达当地一年中的最大值;此日当地昼长夜短。所以本题选择CD选项。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自转和地理意义的综合分析。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学生只需结合情景明确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便迎刃而解了。本题解题关键是抓住实验过程判读地球运动形式,并结合图示的晨昏线分布判读晨线与昏线的差异。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更替,地方时差,以及地转偏向力;地球公转运动产生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的更替,五带的形成。拨动地球仪模拟地球运动可以演示昼夜的更替现象。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读某地一年内某时段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图(其中A对应的日期为6月22日),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该地的纬度可能是
A.O°
B.10°N
C.1O°S
D.23°26"N
小题2:在AB区间内
A.该地一直昼长夜短
B.地球的公转速度一直在变快
C.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
D.太阳直射点正在向北移动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该地每年有两天正午太阳高度达到90°,则该地每年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该地应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6月22日的太阳高度并不是一年中的最小值,其最小值应发生在12月22日,可以判断该地位于北半球,选项中只有10°N符合以上条件,所以答案应选B。
小题2:当正午太阳高度在AB区间内时,对应的时间应该是在6月22日前后,太阳始终直射在北半球,答案C错误,该地一直昼长夜短,故答案选A,地球的公转速度是先变快,后变慢,故答案B错误,太阳直射点先向北移动,6月22日后向南移动,故答案D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14分,每空2分)下图中AB为昏线,且图中极夜范围正在增大。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日,海口市(20°N)正午太阳高度为_________;此时的北京时间为__________,与北京处于同一日期的经度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日,地球公转的速度正在变__________。(填快或慢)
(3)此时地球在右图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是1—4地中的___________地(填数字)。
(4)图示时刻,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___;
(5)全球气压带、风带均会往________(南、北)移动。
参考答案:(1)50°;22时;180°以东到150°E。(2)快;?(3)1;? (4)(20°S,30°W);(5)南
本题解析:
(1)?图中AB为昏线,且图中极夜范围正在增大,由图可知,70°S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昼,太阳直射20°S,根据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H=90-两者之间纬度差得到海口市(20°N)正午太阳高度为50°。昏线与赤道的交点为18时,对应的经度为60°E,可以计算出120°E时间为22时。日界线有两条,一条是0时(150°E),一条为180°,所以,与北京处于同一日期的经度范围是180°以东到150°E。
(2)?图中AB为昏线,且图中极夜范围正在增大,由图可知,70°S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昼,太阳直射20°S,图中极夜范围正在增大,说明太阳直射点在向南移,此日,地球公转的速度正在变快。(1月初公转速度最大)
(3)?右图中根据太阳的位置可以判断,1靠近冬至日,2靠近秋分日,3靠近夏至日,4靠近春分日。由以上信息可知此时地球在右图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是1—4地中的1地。
(4)?图中AB为昏线,且图中极夜范围正在增大,由图可知,70°S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昼,太阳直射20°S;昏线与赤道的交点为18时,对应的经度为60°E,太阳直射的经度为30°W。综合起来,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20°S,30°W)。
(5)?图中AB为昏线,且图中极夜范围正在增大,由图可知,70°S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昼,太阳直射20°S,图中极夜范围正在增大,说明太阳直射点在向南移,全球气压带、风带均会往南移。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