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22 04:04:49
1、单选题 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明显。在自然环境方面,我国形成了特点各异的三大自然区。回答1-3题。1.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在我国决定自然地理环境差异的因素是2.我国自然地理要素的分布规律,叙述正确的是3.关于三大自然区的叙述,错误的是
A.气候、地貌
B.气候、水文
C.土壤、植被
D.植被、水文
E.地貌从西向东表现为山地—高原—平原
F.气温无论冬夏均为由北向南递减
G.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递减
H.河流水量从北向南依次增大
I.东部季风区内部差异的形成以热量为基础
G.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内部差异的形成以水分为基础
青藏高寒区的垂直差异主要随海拔的升高而发生变化
三大自然区存在内部差异均是由于地形影响而形成的
参考答案:1. A
2. C
3. D
本题解析:1.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在我国决定自然地理环境差异的因素是气候、地貌。
2.我国自然地理要素的分布规律,叙述正确的是受季风的影响,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递减。
3.三大自然区存在内部差异均是由于地形影响而形成的是错误的,区域内部差异是小的,外部差异较大。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同学们可以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推测气候的形成与特征;而气候又是影响自然带分布的最重要因素。读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1)“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与“自然带分布模式图”之间的对应关系体现了地理环境的_______性。
(2)在“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中甲地风向是___________。
(3)从“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上可以看出,C地是_____________气候,成因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地冬季的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 。
(4)在“自然带分布模式图”中,自然带类型相同的是: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5)①②③④⑤自然带的更替是以_____________为基础的,⑤⑥⑦自然带更替更符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异规律。
参考答案:
(1)整体?
(2)西南?
(3)地中海气候?副高和西风带交替控制?温和多雨
(4)⑤⑧
(5)热量?从沿海到内陆(或经度地带性)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自然带的分布等内容。(1)图示反映了气压带风带的移动影响气候类型的分布,而气候类型的分布影响自然带的分布,属于自然环境的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属于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2)图示甲位于北半球中纬度为盛行西风带,北半球的盛行西风带为西南风。(3)图示C地位于中纬度的大陆西岸,由于受盛行西风和副热带高压带的交替控制,而形成地中海气候。冬季由于受盛行西风控制,故温和多雨。(4)结合全球的自然带分布,⑤是温带大陆西岸的温带海洋性气候下发育的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和⑧温带大陆东岸的温带季风气候下发育的温带落叶阔叶林带。(5)图示①②③④⑤自然带的更替呈南北方向变化,故为纬度地带性,是由于热量条件差异为基础;⑤⑥⑦自然带更替呈东西方向变化,为干湿度地带性。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读图回答:
小题1:该图反映了地理环境的
A.整体性特征
B.从赤道向两极的分异规律
C.从沿海到内陆的分异规律
D.垂直地带性规律
小题2:下列叙述中,属于P环节的是
A.降水多集中夏季—河流有夏汛
B.植被破坏严重—易形成红色沙漠
C.高温多雨—有机质分解快、积累少
D.山区较陡—河流湍急,水力资源丰富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本题解析:考查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小题1:从图中信息可以看出,该图反映的是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小题2:根据图中信息可看出,由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导致土壤中的有机质被冲刷,土壤变得贫瘠。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该图为陆地环境主要构成要素的相互关联图,读图完成2~3题。
小题1:松花江和珠江水文特征不同,关键是图中哪个箭头所起的作用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2:能表示黄土高原地貌特征形成的箭头是?
A.⑤
B.⑥
C.⑦
D.⑧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小题1:松花江和珠江的水位特征不同,主要是由于两地的气候不同,故属于气候影响水文条件。
小题2:黄土高原的地貌形态是由于流水侵蚀而形成的,属于水文影响地貌条件。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10分)读下图“北半球大气上界太阳辐射分布图”和“热带雨林和亚寒带针叶林生物量比较表”,回答下列各题。(一般,广义的生物量是生物在某一特定时刻单位空间的个体数、重量或其含能量,可用于指某种群、某类群生物的(如浮游动物)或整个生物群落的生物量。狭义的生物量仅指以重量表示的,可以是鲜重或干重。)
| ? | 热带雨林 | 亚寒带针叶林 |
| 生物量(kg/ m2.a) | 45 | 20 |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参考答案:(1)(4分)赤道(低纬)?两极(高纬)
(2)(2分)A?
(3)热带雨林分布在低纬,太阳辐射量大,植物生长旺盛,生物量多;亚寒带针叶林相反。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