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22 04:04:07
1、单选题 读太平洋中部某小岛等高线和降水季节分配柱状图,回答1—2题。

[? ]
[? ]
参考答案:1、D
2、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我国南方某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题。
1.该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为2.图中陡崖M的相对高度最有可能是3.在N点
A.山地
B.丘陵
C.低缓高原
D.平原
E.50米
F.90米
G.155米
H.220米
I.能同时观察到甲、乙两村
G.能看到甲村,无法看到乙村
能看到乙村,无法看到甲村
两村都无法看到
参考答案:1. B
2. C
3. 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根据图示的等高线分布特征:大部分地区海拔高度在200米以上,500米以下,且地形起伏较小,故判断为丘陵地形。
2.陡崖相对高度的计算公式为(n-1)d≤h<(n+1)d,利用公式计算即可。
3.分别连接N点到甲村和乙村,甲村与N点之间经过了山脊,故无法看到甲村,而N点与乙村之间等高线“凸高为低”,属于山谷,故能看到乙村。
考点: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分析。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抓住图示的等高线数值和等高线弯曲形态判断地形类型和局部地形是解题的关键,并能掌握不同地形类型的基本特征、陡崖相对高度的计算公式等基础性知识,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养成从图示中提取有效信息综合分析的解题习惯。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下图为某大洋东岸大陆等高线地形图,左图为丙区域的放大图,其中实线为等高线(单位:米),虚线为地层界线。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下图中能反映图2中左上图地层剖面的示意图是:
A.A
B.B
C.C
D.D
小题2:若丙地区终年受西风控制,则关于甲、乙两河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河东北岸冲刷严重
B.与乙河相比,径流的季节变化更小
C.与甲河相比,乙河的航运条件更好
D.甲河的水能一定比乙河更丰富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左图岩层的新老关系可知该地层“核老翼新”为背斜构造;由等高线“凸高为低”的规律可知该图地层剖面中间低于两边,可知正确答案为D。
小题2:若丙区终年受西风控制可知乙河流位于南半球温带海洋气候区,甲河流位于南半球地中海气候区,地转偏向力在南半球向左偏,A错误;乙河流位于温带海洋气候区,甲河流位于地中海气候区,河流的补给来源主要是大气降水,B错误;乙河流流经地区地势起伏较小,C正确;水能的大小除了取决于落差还取决于河流水量,D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图为“某内陆地区地形和夏至日气温分布图”,图中x、y、z为纬线,x和z纬度相差2°。读图,回答1~3题。
1.a、b两条等温线气温相差约2.图中该地区位于3.圣诞节时,昼长最大的是
A.3℃
B.6℃
C.5℃
D.10℃
E.北半球
F.南半球
G.低纬度
H.中纬度
I.甲
G.乙
丙
丁
参考答案:1. A
2. A
3. 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区域综合分析。
1.根据两条等温线之间的地势高差大约500M,故计算两地温差约3°C。
2.根据图示等高线的弯曲判断,该处为山谷,甲乙所在一侧为朝南坡,结合等温线的分布,同一海拔高度,甲乙所在山坡较丙丁所在山坡温度高,故判断为北半球(朝南山坡为向阳坡,温度较高)。
3.圣诞节时,由于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故全球昼长分布规律:越往南昼越长;越往北昼越短;故受纬度影响,丙、丁的昼长较长,同时,受地势高度的影响(根据站的高,看得远的原理),地势高,昼略长;故选C项。
本题难度:困难
5、单选题 下图为北半球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1~3题。 
1、下列居民点中受洪水威胁最小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夏至日,日出最早的是①点
B、站在山顶M处,可以看到图中所有的居民点
C、居民点②最容易发展成为城镇
D、图中干流的流向为西南流向东北
3、居民点⑤与山顶M处的高差可能为
[? ]
A、345m
B、456m
C、678m
D、789m
参考答案:1、A
2、D
3、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