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22 03:56:06
1、单选题 破坏自然带地带性分布规律的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经度位置
C.气压带和风带
D.地形起伏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地形起伏是破坏自然带地域性分布规律的因素。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在自然带上来说,杭州所在地区属于
[? ]
A.热带雨林带
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D.温带常落叶阔叶林带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综合题 读“自然景观地域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自然景观①→②→③→④的变化是以________为基础产生的,这种地域分异产生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这种分异为________规律。
小题2:喜马拉雅山南坡复杂的景观变化规律近似________(A:①→②→③→④? B:③→⑤→⑥)的变化,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
小题3:③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而同纬度的⑥为温带荒漠带,这种差异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
小题4:形成③自然带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其气候特征是________。
参考答案:
小题1:热量?太阳辐射在各纬度分布不均?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小题1:A?随海拔高度的升高,气温降低,水热状况变化越大
小题1:距海远近不同,导致水分差异
小题1:温带季风气候?夏季暖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本题解析:
小题1:由赤道到二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影响因素是热量。
小题1:由山麓到山顶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的影响因素是热量与水分。
小题1:由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的影响因素是水分。
小题1:③自然带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分布在大陆东岸,其气候是温带季风气候,气候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是寒冷干燥。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安第斯山脉西坡不同地带垂直景观略图,回答问题。
小题1:甲、乙、丙、丁自然景观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小题2:图中乙自然带延伸至5°S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大气环流
C.海陆分布
D.洋流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甲、乙、丙、丁地处山麓地带,分别与当地的水平自然带一致,由甲到丁体现了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小题2:乙为热带荒漠带,向北延伸至5°S,主要受秘鲁寒流降温减湿的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在新疆,天山牧场为垂直牧场。随着季节的变化而转移草场放牧,称为转场。牧民们转场时,带着帐篷和生活用品长途跋涉,沿着世世代代踩踏出来的牧道,将牲畜赶往不同海拔的牧场,逐水草而居。
材料二:天山自然带示意图
?
材料三:天山冬夏牧场转场示意图
(1)指出天山南北坡自然带的差异。(4分)
(2)天山天然草场资源地广质优种类全,试分析其原因。(6分)
(3)图中甲、乙、丙、丁四处表示四季牧场,属于春季牧场是哪一处?近年来很多牧民在山麓地带定居放牧,与之比较,山地转场放牧的优缺点是什么?(8分)
参考答案:
(1)北坡自然带种类丰富,有云杉林带,南坡缺失云杉林带;南坡同一自然带分布的海拔高度高于北坡;北坡的雪线较南坡低(4分)。
(2)天山地处中纬度大陆内部,气候适宜牧草生长;山地面积广大,草场分布区域广,海拔高,终年积雪,冰雪融水为草场提供丰富水源,草场繁茂;从山麓到山顶,垂直高差大,水热差别大,牧草种类依其地区、季节而有差异,种类繁多。(6分)
(3)乙。优点:在不同季节均可获得较充足的牧草;有利于减轻草场资源的压力(或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缺点:牧道崎岖;易受暴风雪等自然灾害影响;羊群与牧民生活用品转移量大,转场不便。(8分)
本题解析:
(1)读图可知,天山北坡自然带丰富,种类多,北坡有云杉带,南坡没有;但是同一自然带的海拔高度南坡高于北坡,且南坡雪线高于北坡。
(2)天上位于我国西北内陆,气候适宜牧草的生长;山地面积大,草场分布区域较广;由于海拔高,山顶有终年积雪,可以草场生长提高丰富的水资源;海拔高,垂直差异大,牧草种类因地区和季节不同而不同。
(3)春季气温比冬天高,夏天低,故因在半山腰草场放牧,故为乙处。不同季节,对应的不同海拔高度的草场,转场放牧可以充分利用不同季节的草场,草资源充足,有鲤利于保护环境。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