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高频考点《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高频考点预测(2019年最新版)(九)

时间:2019-12-22 03:53:57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实现我国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最关键的措施是

[? ]


A、控制人口数量
B、提高劳动者素质
C、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D、加大自然资源开发力度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下列人类活动有利于协调人地关系的是(? )
A.盛世滋丁、永不加赋
B.围湖造田,扩大耕地
C.取缔小煤窑,关闭小电厂
D.大量使用化肥,提高粮食产量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人地关系。
采集渔猎文明时期
崇拜自然
人类与环境保持一种原始的平衡关系,环境问题没有威胁人类本身
农业文明时期
改造自然
人类与环境的对抗性明显增强,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
工业文明时期
征服自然
人地关系全面呈现不协调,人地矛盾迅速激化,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逐渐从局部扩展到全球。
20世纪70年代以来
谋求人地协调
可持续发展思想逐步完善,得到公认。
盛世滋丁、永不加赋,扩大耕地开垦,容易导致人与自然的对立,A选项错误。围湖造田,湖泊调蓄洪水能力减弱,B选项错误。取缔小煤窑,关闭小电厂,有利于人地关系的协调;大量使用化肥,会导致土壤污染。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关于"可持续发展"含义理解,正确的是
A.可以维持经济不间断地发展
B.既能满足当地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量构成危害的发展
C.可维持进行社会再生产
D.人类活动不影响环境,以免将来危害人类发展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含义。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地人的需求,又不损坏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应符合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故只要B项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可持续发展从观念走向实践的必要条件是:
A.工厂实行清洁生产
B.公众认识、接受和积极参与
C.实行环境标志认证
D.决策者的观念转变与行为改变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可持续发展从观念走向实践的必要条件是公众参与,所以答案选B。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泛亚铁路东线——中国至越南国际铁路中国境内段已经开工并预计于2010年左右全部建成。东线方案指:新加坡——吉隆坡——曼谷——金边——胡志明市——河内——昆明。读泛亚铁路示意图,回答(1)~(2)题。

(1)建设泛亚铁路云南段的意义在于
①将形成我国连接东南亚、南亚的战略通道,沟通东南亚、南亚两大市场?②促使云南成为我国最大的热带经济作物基地?③构筑和完善我国铁路南北、东西大通道,加快西部大开发步伐?④将使昆明成为我国最大的铁路枢纽(2)泛亚铁路的三个方案,首先实施的是东线方案,理由是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①③
E.距离短,投资小
F.地形平缓,而且有现成铁路可以利用
G.气候条件优越,容易施工
H.人口稀少,便于大规模施工


参考答案:1. D
2. B


本题解析:(1)建设泛亚铁路意义在于打通国际通道,进一步加大西部开发的力度。我国的最大热带经济作物基地为海南岛。昆明只是区域性的铁路枢纽,选D。
(2)主要是利用原有铁路,同时地形平坦,容易施工,选B。


本题难度:困难




首页 上页 8 9 10 下页 尾页 9/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