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试题《环境保护》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五)

时间:2019-12-22 03:52:14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山西省的煤炭市场十分广阔,不是因为
A.我国的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
B.煤质优良,具有低灰、低硫、低磷、发热量高的特点
C.我国是能源消费大国
D.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煤炭需求量大增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山西能源基地的建设。我国是能源消费大国,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煤炭需求量大增。所以山西省的煤炭市场十分广阔。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2、填空题  图12为“1996—2006年我国能源生产与消费总量及总量亿吨标准煤原煤在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变化图”,读图回答23~24题。

小题1:从图示来看
A.我国能源生产与消费接近的时期是2000年前后
B.图示时期我国能源消费始终大于能源生产
C.2000年后,经济发展快,进口的能源数量增加
D.原煤生产占生生产量的比重上升。但总数量减少
小题2:针对图中能源生产与消费总量的变化越势,应采取的对策
A.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
B.减少石油战略储备,降低对外外依赖性
C.加强国际合怍
D.减少煤炭的开采数量


参考答案:
小题1:BC
小题2:AC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1996—2006年我国能源生产与消费总量及总量亿吨标准煤原煤在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变化图”分析判断:图示时期我国能源消费始终大于能源生产;2000年后,经济发展快,进口的能源数量增加。所以本题选择BC选项。
小题2:我国能源生产量小于能源消耗量,所以我国需要向国际市场进口能源,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的比重较高,所以应调整能源的消费结构。所以针对图中能源生产与消费总量的变化越势,应采取的对策有: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加强国际合怍。所以本题选择AC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图为“2010年我国能源消费构成及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图1


?
小题1:2010年与2005年相比,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发生的变化是
A.煤炭消费量的增长幅度为零
B.核电的增长幅度大于水电
C.可再生能源的消费比重均有增加
D.石油消费量的下降幅度最大
小题2:能源消费结构中的常规能源变化表明
①煤炭的消费已经不再占主要地位
②西气东输工程促使天然气消费比重明显增加
③石油资源的枯竭导致其消费量减少
④酸雨的防治和温室气体的减排依然是环境治理的重点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由图中折线的变化可以判断,煤炭消费量的增长是负值且下降幅度最大;水电的增长幅度大于核电;可再生能源的消费比重均有增加。
小题2:能源消费结构中的常规能源变化表明煤炭仍然占主要地位,酸雨的防治和温室气体的减排依然是环境治理的重点;西气东输工程促使天然气消费比重明显增加;石油比重几乎没有变化。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为2007年丹麦所有风力发电机组一年中风力发电量的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丹麦发电量发生季节变化的原因可能
与哪一因素有关
A.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B.北大西洋暖流的减弱
C.风向的季节变化
D.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
小题2:有关丹麦风电叙述正确的是
A.本国石油、天然气资源缺乏,所以大力发展风电
B.目前丹麦的风力发电总量居世界第一
C.丹麦的风力发电量占总发电量比重在全世界最高
D.丹麦从美国进口风电设备和技术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由图中2007年丹麦所有风力发电机组一年中风力发电量的变化可以看出,夏季相对发电量小,冬季发电量大一些,主要是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导致风力大小的变化造成的。
小题2:德国目前风力发电总量居世界第一,为世界风电发展之首。中国和美国是后起之秀。丹麦能源市场广阔,对能源的需求量大,风力资源丰富,发展历史比较长,风力发电在总发电量中占的比例大。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28分)2011年3月,作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的日本发生地震海啸和利比亚遭受多国部队军事打击等事件,导致全球石油价格大幅震荡。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下图是世界核电站分布图。图中A为1986年4月26日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核泄漏事故发生地;图中B为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2011年3月11日因地震海啸导致泄漏;图中C为利比亚,3月19日开始遭受多国部队军事打击。

材料二?下图为2011年2—3月国际原油价格走势图。

材料三?利比亚是北非重要产油国,石油生产占国民生产总值的50—70%,原油出口占出口总值的95%以上。除石油外,还有铁、钾、锰、磷酸盐、铜等资源。利比亚有2700多年的历史,有古罗马的斗技场遗址和其他朝代的古堡、宫苑、清真寺等名胜古迹,同时地中海沿岸是夏季游览和疗养胜地,多年来都没有很好地开发利用。
(1)当切尔诺贝利核泄漏发生时,该地吹?风,污染空气首先飘往?洲;被日本福岛核泄漏污染的海水将首先流往?洲。(6分)
(2)世界核电站分布的主要特点是:?。(6分)
(3)3月11日至3月25日期间国际原油价格走势特点为:?。根据材料,分析其走势变化的主要原因:?。(6分)
(4)根据材料三,试分析利比亚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10分)


参考答案:(1)东风或偏东风(2分);欧(2分);北美。(2分)
(2)主要分布在西欧、北美和东亚(答其中两个且全对者给1分, 3个区域全答对者给2分,其他情况不给分);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沿海(沿河)地区。(每点2分,满分6分)
(3)先降后升。(2分)下降原因:日本经济发达,是主要的石油消费国,地震导致消费量减少。(2分)上升原因:利比亚是重要石油生产国,战乱导致石油生产和出口量下降。(2分)(原因分析必须结构完整、逻辑清晰才各给2分,只照搬材料未写出地震导致日本石油消费量减少,战乱导致利比亚出口量下降给0分)
(4)问题:以原油出口为主,产业结构单一;(2分)产品附加值低,经济效益低下。(2分,若只答到经济效益低下也可给分)
措施: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如旅游业;(2分)第二产业向多样化发展,大力发展石油加工、金属冶炼、化学工业等工业;(2分)延长产业链条,发展深加工、高附加值的工业制成品。(2分)(每点2分,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世界地理概况。(1)虽然该地处于西风带,但该道题问的是核泄漏发生时,短时间内的风向,读图直接可得。受日本暖流和北太平洋暖流影响,日本核泄漏污染的海水将向北美洲流。(2)直接从材料一图示判断,注意归纳分布的规律。(3)根据材料二的图示判断,主要从日本的核泄漏对经济的影响和利比亚战争对石油生产的影响分析。(4)材料反映利比亚的产业高度集中于原油生产,产业结构单一,且附加值低,改善措施主要从调整产业结构,加强产业的深加工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4 5 6 下页 尾页 5/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