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22 03:49:26
1、综合题 .(6分)读下面甲、乙两图(图12),回答下列问题。
(1)按地质构造分,甲是__________,乙是__________。
(2)从形成原因看,甲、乙两地的山地地形都是__________(流水、风力)__________(侵蚀、沉积)的结果。
(3)在甲地区建一座桥梁,宜选择a处还是b处?在乙地区开采质地坚硬的岩石作建筑材料,宜选择c处还是d处?__________________
(4)任意采伐A处陆坡上的林木可能导致(? )
A.河流B的径流量变小
B.河流B下游泥沙沉积减缓
C.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生
D.旱、涝等气象灾害加重
参考答案:(6分)? (1)断层?褶皱? (2)流水?侵蚀? (3)b? c? (4)CD
本题解析:(1)地质构造类型的判断关键在于读图,甲图岩层出现断裂,且沿破裂面有明显相对位移(图中箭头所示),可判定甲为断层,乙图岩层弯曲变形但未破裂,应为褶皱。
(2)甲、乙两图的沟壑纵横都是由流水侵蚀形成的;(3)了解地质构造的规律,对于找矿、找水、工程建设等大有帮助;桥梁应避免通过断层,宜选择b处,开采坚硬的岩石宜选择c处,因为c处位于向斜槽部,受到挤压岩性坚硬。(4)A处山地森林是河流的水源林,有利于水土保持,涵养水源,应严加保护。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各图属于分布我国云贵高原地区典型地貌的是( )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为沙丘;B为冰川地貌;C为河口三角洲;D为喀斯特地貌。符合题意的是D。
考点:主要考查了外力作用下的地貌。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要求学生熟练掌握重要地貌的成因。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喀斯特与黄土、沙漠、寒漠并列为我国的四大生态环境脆弱区。由于喀斯特环境本身的脆弱性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使得喀斯特环境日益恶化,而石漠化景观是其最直接的标志。据此回答题。
小题1:我国的喀斯特石漠化地区主要分布在
A.云贵高原
B.黄土高原
C.四川盆地
D.山东丘陵
小题2:形成喀斯特石漠化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风力侵蚀
B.流水侵蚀
C.风力沉积
D.流水沉积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在我国的主要地形区中,云贵高原地区石灰岩广布,喀斯特地貌发育,故石漠化分布最为广泛。
小题2:喀斯特地貌地区由于石灰岩广布,土壤发育程度低,而在长期的流水侵蚀作用下导致了水土流失严重,则岩石裸露而形成石漠化地貌。故其外力作用主要为流水侵蚀作用。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掌握我国喀斯特地貌分布地区和石漠化形成的主要原因是解题的关键,本题还可结合我国南方丘陵地区的“红漠化”比较设计试题。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我国名山中,华山,庐山,泰山的成因相似,它们的地质构造均属于
A.背斜
B.向斜
C.地垒
D.地堑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图中n和n+4为两个不同纬度,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等温线的温度①<②
B.甲地受洋流影响,降温减湿
C.受乙系统影响甲地吹偏北风
D.河口处右岸堆积作用明显
小题2:有关该河流水文特征和开发利用的描述正确的是
A.A处河流的含沙量比B处大
B.A处在开发中易产生水污染问题
C.B处因流速慢常形成冲积扇
D.B处以下河段适宜发展航运和灌溉
参考答案:
小题1:D ?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图中n和n+4为两个不同纬度,可知图示地区位于南半球,等温线的温度①>②。箭头表示洋流,则该地区地处大陆的东岸、大洋的西部,南半球中低纬大洋西部为自北向南流的暖流,对沿岸地区起增温增湿作用。乙处是低压中心,形成气旋,甲地处于南半球气旋的西侧,吹西南风。南半球河流左岸侵蚀,右岸以泥沙以堆积为主。
小题2:河流A地处上游地区源头地区,含沙量小,水源清洁,水质好,无污染,但水量小,水流急,以侵蚀为主,多见峡谷、瀑布。河流B地处于中下游地区,中上游带来的泥沙多在此沉积,故以流水沉积为主,多形成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B地并不位于河流的出山口附近,因此不易形成冲积扇。由于B处以下河段流经平原地区,地形平坦,水流平缓,适宜发展航运和灌溉。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