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资源问题与资源的利用、保护》高频考点特训(2019年必看版)(七)

时间:2019-12-22 03:48:04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综合题  读图“我国黄土高原某地地表形态速写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所表示的黄土高原地表形态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所示黄土高原地表形态的形成原因有哪些?
(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的措施有:


参考答案:(1)支离破碎,沟壑纵横;
(2)成因:①黄土高原的黄土层深厚,由较细的粉沙颗粒组成。黄土土质疏松,遇水有湿陷性。②黄土高原地处黄河流域,开发历史悠久,高原上的森林、草原遭到破坏,地表失去植被的保护。③黄土高原地区夏季多暴雨,在流水的侵蚀作用下,形成沟壑纵横、崎岖不平的地表形态。
(3)主要措施是:①遵循“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的原则,调整当地的农业生产结构,合理安排农、林、收各业生产。②采取植树种草绿化大地的生物措施,恢复地表植被,建立起与当地生态条件协调一致的生态系统。③采取打坝淤地,修筑水平梯田和开展小流域治理等 工程措施,减少水土流失。只有因地制宜地调整好农业生产结构,采取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并使之 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治理水土流失,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黄淮海平原部分地区土壤水盐运动的特点是()
A.春季盐分下降
B.夏季淋盐,土壤表层脱盐
C.秋季盐分下降
D.冬季盐分上升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春秋干旱蒸发强,盐分上升;夏季多雨淋盐,土壤表层脱盐;冬季低温少雨,盐分相对稳定。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2002年12月27日,举世瞩目的南水北调工程正式开工。该工程选择东线先行。据此完成各题。
小题1:南水北调工程选择“东线先行”.主要原因是
①东线工程经过平原地区,长江水可通过人工渠道自流到华北平原,直达天津?②东线工程难度小③东线工程从长江下游取水,水量大?④东线工程受水的黄、淮、海流域缺水最为严重?⑤东线工程大量抽取长江水,可减少长江下游的洪涝灾害
A.①②
B.①③
C.②⑤
D.②④
小题2:东线方案可能引起的环境问题是
A.地面下沉
B.土壤盐碱化
C.湖泊面积增大
D.湿地面积增加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
小题1:由于东线工程可利用京杭大运河,工程量最小;且东线工程主要向华北地区输水,而华北地区缺水最严重。
小题2:由于北方灌区可能出现不合理灌溉,而导致土壤盐碱化。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人类活动给我国南方农业生产带来的负面影响有()
①湖面萎缩,土壤盐渍化②自然灾害频繁,农、林、牧业减产③毁林开荒,提高粮食总产量④水土流失加剧,土壤贫瘠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②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用排除法。此题关键词是“负面影响”。③项是人类活动。南方没有明显的土壤盐渍化,盐渍化主要在北方地区。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读下图,回答15~16题。

黄淮海平原中、低产田构成图
15.黄淮海平原的中、低产田中,占土地面积比重最大的是()
A.干旱缺水土地
B.低洼易涝土地
C.盐碱化土地
D.土质过砂土地
16.盐碱化土地治理的措施应是()
A.植树造林,发展林业
B.挖沟排水,减少脱盐
C.排灌结合,有灌有排
D.建立“鱼塘—台田”模式


参考答案:15.C 16.C


本题解析:从扇形图中信息和教材内容可知,黄淮海平原中、低产田中面积最广,占中、低产田面积比重最大的是干旱缺水土地,占36?27%,其次是低洼易涝和盐碱化土地。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6 7 8 下页 尾页 7/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