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22 03:48:04
1、综合题 读图“我国黄土高原某地地表形态速写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所表示的黄土高原地表形态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所示黄土高原地表形态的形成原因有哪些?
(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的措施有:
参考答案:(1)支离破碎,沟壑纵横;
(2)成因:①黄土高原的黄土层深厚,由较细的粉沙颗粒组成。黄土土质疏松,遇水有湿陷性。②黄土高原地处黄河流域,开发历史悠久,高原上的森林、草原遭到破坏,地表失去植被的保护。③黄土高原地区夏季多暴雨,在流水的侵蚀作用下,形成沟壑纵横、崎岖不平的地表形态。
(3)主要措施是:①遵循“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的原则,调整当地的农业生产结构,合理安排农、林、收各业生产。②采取植树种草绿化大地的生物措施,恢复地表植被,建立起与当地生态条件协调一致的生态系统。③采取打坝淤地,修筑水平梯田和开展小流域治理等 工程措施,减少水土流失。只有因地制宜地调整好农业生产结构,采取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并使之 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治理水土流失,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黄淮海平原部分地区土壤水盐运动的特点是()
A.春季盐分下降
B.夏季淋盐,土壤表层脱盐
C.秋季盐分下降
D.冬季盐分上升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春秋干旱蒸发强,盐分上升;夏季多雨淋盐,土壤表层脱盐;冬季低温少雨,盐分相对稳定。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2002年12月27日,举世瞩目的南水北调工程正式开工。该工程选择东线先行。据此完成各题。
小题1:南水北调工程选择“东线先行”.主要原因是
①东线工程经过平原地区,长江水可通过人工渠道自流到华北平原,直达天津?②东线工程难度小③东线工程从长江下游取水,水量大?④东线工程受水的黄、淮、海流域缺水最为严重?⑤东线工程大量抽取长江水,可减少长江下游的洪涝灾害
A.①②
B.①③
C.②⑤
D.②④
小题2:东线方案可能引起的环境问题是
A.地面下沉
B.土壤盐碱化
C.湖泊面积增大
D.湿地面积增加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
小题1:由于东线工程可利用京杭大运河,工程量最小;且东线工程主要向华北地区输水,而华北地区缺水最严重。
小题2:由于北方灌区可能出现不合理灌溉,而导致土壤盐碱化。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人类活动给我国南方农业生产带来的负面影响有()
①湖面萎缩,土壤盐渍化②自然灾害频繁,农、林、牧业减产③毁林开荒,提高粮食总产量④水土流失加剧,土壤贫瘠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②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用排除法。此题关键词是“负面影响”。③项是人类活动。南方没有明显的土壤盐渍化,盐渍化主要在北方地区。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读下图,回答15~16题。
黄淮海平原中、低产田构成图
15.黄淮海平原的中、低产田中,占土地面积比重最大的是()
A.干旱缺水土地
B.低洼易涝土地
C.盐碱化土地
D.土质过砂土地
16.盐碱化土地治理的措施应是()
A.植树造林,发展林业
B.挖沟排水,减少脱盐
C.排灌结合,有灌有排
D.建立“鱼塘—台田”模式
参考答案:15.C 16.C
本题解析:从扇形图中信息和教材内容可知,黄淮海平原中、低产田中面积最广,占中、低产田面积比重最大的是干旱缺水土地,占36?27%,其次是低洼易涝和盐碱化土地。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