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22 03:38:05
1、综合题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示地区所属的农业地域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出本地区农业发展的区位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季风水田农业(水稻种植业)
(2)水热条件优越;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人多地少;劳动力充足;精耕细作的传统经验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关于商品谷物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农场上种植的主要农作物是水稻
B.主要分布在各大洲的温带草原和肥沃的冲积平原上
C.生产的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是其基本特征
D.多以自给自足的家庭小农场经营为主
参考答案:B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世界商品谷物农业的基本概念、基本特点。世界商品谷物农业的生产对象主要是小麦和玉米,而不是水稻;商品谷物农业一般是以大规模商品性生产经营的家庭农场为主,而不是以自给自足的家庭小农场经营为主;从商品谷物农业的生产对象——小麦和玉米来讲,这两种农作物适应性强,生产操作过程比较简单,尤其适合在面积广大的平原上进行机械化生产。目前,为了提高谷物的商品率和竞争能力,许多国家的小麦和玉米生产农场,经营的规模不断扩大,采用的机械越来越多。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2010年10月16日第30个世界粮食日主题是:团结起来,战胜饥饿。结合世界粮农组织发布的世界各品种谷物产量图,回答问题。
小题1:图中显示2009年世界小麦产量下降,下列不属于小麦主要出口国的是( )
A.美国
B.加拿大
C.中国
D.澳大利亚
小题2:在解决世界饥饿人口方面,惠及人口最多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A.季风水田农业
B.商品谷物农业
C.混合农业
D.乳畜业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农业的分布可知,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过是商品谷物农业,是主要的小麦出口国;中国人口众多,每年都要从国外进口部分粮食。选择C项。
小题2:根据农业的特点可知,季风水田农业是单产高的农业类型。所以季风水田农业的发展可以解决更多的粮食短缺问题。正确的是A项。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右图,回答题.
小题1:M区域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水稻种植业
B.大牧场放牧业
C.混合农业
D.商品谷物农业
小题2:M区域农业生产的优势区位条件不包括
A.当地广阔的市场
B.便利的交通运输
C.先进的科技
D.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优越
小题3:与M区域农业发展的背景关系最小的因素是?
A.工业化的发展
B.城市化的进程
C.世界经济全球化
D.国际局势多极化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A
小题3:D
本题解析:
小题1:M区域地处美国中央大平原,地形平坦,地广人稀,农业地域类型是商品谷物农业,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是小麦和玉米。
小题2:M区域农业生产的优势区位条件不包括当地广阔的市场,因为M区域地广人稀,对粮食需求少。M区域农业生产的特点有以下几点:①农业地域类型为商品谷物农业;②地广人稀,农产品商品率高;③科技水平高,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④交通便利;⑤市场广阔;⑥工业比较发达。
小题3:M区域农业发展的背景与国际形势关系不大。
点评:本题组难度居中,解答本题组的关键是掌握美国主要农业带的分布。
美国主要农业带(区)的分布与发展条件评价: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图为我国2006年至2012年粮食作物产量及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增长率。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信息反映出(?)
A.2006~2007年中国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和粮食产量均下降
B.2007~2009年中国粮食作物产量在不断增长
C.2009~2010年中国粮食作物产量增长而播种面积下降
D.2009~2011年中国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呈下降趋势
小题2:从图中分析,导致中国粮食作物产量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粮食作物复种指数不断增加
B.大力推广生态农业
C.农业科技投入不断增加
D.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不断增加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2006—2007年虽然作物产量增长率和作物播种面积增长率都呈现下降的状态,但是都还在增长,这就表明粮食产量和播种面积还是在增加的,A错误;2007~2009年中国粮食作物产量增长率依然大于0,所以粮食作物产量还是在不断增长的,B正确。
小题2:图示表明在粮食播种面积保持缓慢增长的状态下,而粮食产量依然保持增产,这说明粮食的增产主要来至播种面积产量的上升,所以D项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