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19 08:07:15
1、单选题 图是某区域某时地面天气简图。读图,完成题。
小题1:图中丙地的风向是
A.东北
B.东南
C.西北
D.西南
小题2:产生图示A区域和B区域降水的天气系统分别是
A.A地多连续性降水
B.B降水多出现在锋后
C.丁地风力比丙地更大
D.甲乙丙丁四处温度最高的是丁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由图中经纬度可以判断该区域位于我国,具体一点风向的判断应该由高气压流向低气压,然后根据北半球向右偏转,得到丙地的风向是西北风。
小题2:图示A区域和B区域所在的天气系统为锋面气旋,北半球逆时针由四周向中心辐合。A区域为冷锋后,B区域为暖锋前,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阴雨的范围。风力的大小取决于等压线的疏密程度,丁地风力比丙地小;亚欧大陆为高压,北半球的冬季,甲乙丙受冷气团控制,丁地受暖气团影响,温度最高。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某区域等压线图为材料,考查学生对风向、锋面气旋等知识的掌握情况。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地球上某区域低层大气剖面图,回答问题。
小题1:下列哪种气候类型能受该气压带的影响?
A.极地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热带雨林气候
D.地中海气候
小题2:当这种气候区正处在上述气压带控制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全球昼夜平分
B.陆地上的等温线一定向北弯曲
C.该地温和多雨
D.该气候区的河流处于枯水期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低层等压面向上弯曲,为高压;等温面亦向上弯曲,表明近地面气温亦较高,所以判断为副热带高气压带。极地气候为受极地气团控制形成,A项错误;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常年受西风带控制,B项错误;典型的热带雨林气候区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C项错误;地中海气候的成因为受西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的交替控制,D项正确。
小题2:地中海气候区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时高温少雨,河流处于枯水期,故D项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我国某区域“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5℃的 积温”图,完成下列各题
1.从图中信息判断,该区域的地势特点是2.图中①②③④四点,水热条件最好的是3.与①、②两地之间的直线距离最接近的是
A.东高西低
B.西北高,东南低
C.北高南低
D.南北高,中间低
E.①
F.②
G.③
H.④
I.550km
G.600km
470km
300km
参考答案:1. B
2. D
3. 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读图,根据经纬度和图中的地名拉萨,可以判断图示区是我国的西南地区,积温数值由东南向西北递减,主要是因为海拔升高,图中河流的源头位于西北部,河流流向也表明图示区的地势特点是:西北高,东南低。B对。A、C、D错。
2.根据等积温线数值,可以判断,图中①②③④四点中④地的积温最高,④地处于夏季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是四地中水热条件最好的地方,D对。单从积温情况看,其它三地也不是最好的,A、B、C错。
3.读图,①、②两地之间的经度差约5°,在赤道上经度差1°,距离相差110千米,在45°纬线,经度差1°,距离相差约77千米,30°纬线上,经度1°间距离比赤道小,比45°纬线上的距离大,所以①、②两地之间的距离要小于550千米,大于385千米,只有C正确。(如果记得30°纬线的余弦,也可以直接计算距离,经度差1°的距离就用110X纬度数的余弦即可)。A、B、D错。
考点:该题考查等值线图,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差异,地图基本知识。
本题难度:简单
4、综合题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 下图示意某区域多年平均降雪量与雪期(从当年初雪日到次年终雪日的天数)的空间分布。该区域内丘陵区每年因融雪径流造成的土壤侵蚀较为严重。
根据等雪期线的分布,分析沿MN一线的地形分布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等雪期线在中部地区向北突出。表明沿MN一线中部雪期短于东西两侧地区。即东西部气温持续低于0℃的时间较长。中部气温持续低于0℃较短。因此中部地势较低(为平原),东西部地势较高,为山地(东西高,中间低)。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北半球某陆地局部图,图中X、Y为等高线(等高距为100m),L为河流,对角线为经线。据此回答题
小题1:图中河流L的流向为(?)
A.自东向西流
B.自西南向东北流
C.自西向东流
D.自东北向西南流
小题2:若X数值为500米,则图中A所在地海拔为(?)
A.300米<A<400米
B.400米<A<500米
C.500米<A<600米
D.A>600米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L为河流,河流流向与等高线突出方向相反,根据图中指向标可判断出图中河流L的流向为自西南向东北流。
小题2:若X数值为500米,等高距为100m,又因为河流流向与等高线突出方向相反,则判断Y数值为400m,根据大于大数,小于小数这一原则,可以判断图中A所在地海拔为500米<A<600米。
点评:本题难度较大,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等值线的判读技巧。等值线的综合判读“五看”:
一看数值排列和延伸方向——依据等值线数值大小与排列方向,辨识南北半球、纬度带、地形类型等。依据等值线延伸方向判断影响因素,如等高线与纬线平行,则受太阳辐射影响;如与海岸平行,则受海洋影响;如与山地走向一致,则受地形影响。
二看等值线疏密情况——辨别等值距大小和分布疏密状况。等值线愈密则差值愈大;等值线愈疏则差值愈小。据此可判断坡度陡缓,温度、盐度大小,风力大小等。
三看极值大小——区域内最大值或最小值的分布状况。
四看弯曲处——等值线向低值方向凸,还是向高值方向凸。依据“凸高为低、凸低为高”的规律判识地形、寒暖流以及气压状况。
五看局部小范围内的闭合等值线——数值不在正常范围内,其特点是“大于大数”或“小于小数”。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