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19 08:05:52
1、单选题 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通过水循环、大气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了一个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读图15,回答问题
小题1:如图15为海陆间水循环侧视图,则
A.a为海洋,b为陆地
B.环节③②①④
C.环节②表示植物蒸腾和陆地水蒸发
D.环节①④均能造成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
小题2:若图15表示的某大洋环流示意图,且c、d两地全年昼夜等长,则
A.①洋流为西风漂流
B.②洋流附近可能有沙漠和大型渔场分布
C.④洋流势力强大,沿岸地区形成面积广大的温带落叶阔叶林
D.此洋流圈是北半球中低纬度的大洋环流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b处是海水蒸发,a处是陆地降水,海陆间循环的②--海水蒸发,①---水汽输送,④---降水,③---径流主要环节组成。选择B项。
小题2:c、d两地全年昼夜等长,说明位于赤道附近,呈顺时针方向流动,是南半球中低纬大洋环流。①—南赤道暖流;②洋流附近可能有沙漠和大型渔场分布;③---西风漂流。选择B项。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图为1950-2007年黄河入海口附近的利津水站净流量与输沙量变化图。读图推断该水文站河水含沙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流域工业用水的增加
B.流域降水量的增加
C.上中游水库的增建
D.中游水土流失的加剧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根据图中信息提示,图中径流量及输沙量都呈减少趋势,说明黄河下游地区水量减少,输沙量减少。如果流域内降水量增加,流量应该增大;中游水土流失加剧,输沙量应该增大;流域内工业用水的增加,可以减少下游的径流量,径流量与输沙量的减少应该相持平,但是图示输沙量减少多,所以最重要的原因是上中游地区水库修建截留了大量的地表径流,上中游修建水库起到截留泥沙的作用,泥沙在库区淤积,河流输沙量减少。所以选C项。
【考点定位】该题考查河流水文特征和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水库具有多种功能,如防洪、发电、灌溉、养殖等,并且能改善局部地区的气候。该图是某水库洪水时径流调节示意图,读图回答9~10题。
小题1:图中水库最高水位出现的时间是
A.t1
B.t2
C.t1之前
D.t2之前
小题2:水库建成后,可能使河流下游地区
A.洪涝灾害频繁
B.诱发地震、滑坡
C.流量趋向稳定
D.鱼类绝迹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图示:起伏较大的为流经水库前的流量曲线,则水库最高水位出现在t2时刻。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小题2:水库具有多种功能,如防洪、发电、灌溉、养殖等,并且能改善局部地区的气候。所以水库建成后,可能使河流下游地区流量趋向稳定,洪涝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减小。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为我国某河流的年径量变化曲线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3.该河流位于
A.亚热带季风区? B.亚热带大陆西岸? C.温带季风区? D.高寒地带
4.能正确反映该河流水文特征的是
A.有雨水和地下水补给B.有一个汛期 C.冬季断流D.年径流量大
参考答案:答案:3.C? 4.C
本题解析:该河流汛期集中在7、8月,流量大,属于温带季风区河流。
该河有两个汛期,春季和夏季,应该是位于我国东北地区的河流,主要补给水源为春季的积雪融水和夏季的大气降水,年径流量不大,冬季径流量为零,即断流。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读图,完成题。
小题1:.关于两天文台的正确叙述有 ( ?)
A.均位于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
B.两地沿海地区终年温和湿润
C.两地均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
D.两地沿海均有暖流经过
小题2:.图中两处阴影区域为大渔场,其成因为( ?)
A.甲渔场因有寒暖流交汇
B.甲渔场因有上升补偿流
C.都为浅海大陆架
D.都有大河汇入、带来丰富饵料
参考答案:
小题1:.C ?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 欧洲南方天文台位于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
小题2:威尔逊天文台气候炎热干旱;甲为纽芬兰渔场,乙为秘鲁渔场。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