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19 07:58:32
1、单选题 图中甲、乙、丙反映了三类工厂的生产投入构成情况,据此回答下题
1.按主导因素划分,甲类工厂代表的工业类型是2.乙类工业聚集工业区为3.在金融危机、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下,丙类工厂适宜向我国下列哪个地区迁移
A.市场指向型
B.劳动力指向型
C.原料指向型
D.动力指向型
E.中国京津唐
F.美国硅谷
G.中国沪宁杭
H.德国鲁尔区
I.环渤海地区
G.长江三角洲地区
珠江三角洲
中、西部地区
参考答案:1. C
2. B
3. 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工业区位和读图综合分析能力。
1.根据图示甲类工厂的生产投入构成中,原料的比重最高,故判断为原料指向型工业。
2.结合上题同理分析,乙类工业属于技术指向型工业,世界最著名的技术指向型工业区为美国硅谷。
3.结合上题同理分析,丙类工业属于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故应逐渐向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中西部地区转移。
本题难度:困难
2、单选题 下列属于二战后日本工业结构第二次调整阶段重点部门的是
A.纺织
B.钢铁
C.新能源
D.食品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二战前由于军事需要,钢铁生产量大,所以日本工业结构第二次调整阶段重点部门的是钢铁。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读下图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图,回答题。
1.季风水田农业、商品谷物农业、大牧场放牧业、乳畜业、混合农
业分别对应2.关于A和B两地的农业地域类型说法正确的是:
A.ABCDE
B.ABCED
C.ABEDC
D.BADCE
E.A地农业以家庭为单位,生产规模大;B地多为国营农场,生产规模大
F.A地单位面积产量高,且商品率高;B地农产品以自给为主,商品率低
G.A地机械化水平高;B地机械化水平低
H.A地夏季高温多雨,但是洪涝灾害频繁;B地夏季降水丰富,土壤肥沃
参考答案:1. B
2. 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根据图示的农业地域类型的主要分布区判断,A位于亚洲的东亚、东南亚和南亚沿海地区,故判断为季风水田农业,B地区位于美国中央大平原的中部和北部地区,故判断为商品谷物农业;C位于阿根廷的潘帕斯草原,为大牧场放牧业;D位于澳大利亚的东南部和西南部,为混合农业区。E位于欧洲西部,为世界著名的乳畜业分布地区。
2.结合上题结论,A地为季风水田农业,以家庭生产为主,小农经营,单产高,商品率低,机械化水平低,主要分布于夏季高温多雨的季风气候区,故旱涝灾害多发;而B地为商品谷物农业,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机械化水平高,主要分布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夏季水热条件较充足,土壤较肥沃。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的分布和生产特征。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掌握世界著名的农业地域类型的分布和基本特征。注意结合世界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分析。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欧洲北海沿岸多种甜菜、马铃薯等作物,很少种谷物,这是因为
A.生产习惯
B.科技发展
C.市场需要
D.气候条件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欧洲北海沿岸是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丰富,多雨多雾,光照少,不适合谷物的生长。选择D项。
本题难度:困难
5、单选题 我国是世界重要的苹果生产和浓缩果汁的出口国,据图回答下面问题。
1.与渤海湾苹果带相比,黄土高原苹果带的优势条件是2.鲁中低山丘陵区苹果树多规划种植在山腰地带,其主要原因是3.影响苹果浓缩果汁产业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水源丰富
B.降水充足
C.昼夜温差大
D.地势地平
E.低温、冻害影响小
F.台风影响小
G.利于通风散热
H.有良好的排水条件
I.原料
G.市场
交通
气候
参考答案:1. C
2. A
3. A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我国的农业生产。与环渤海苹果带相比,黄土高原地区降水较少,地势较高,故只有C项正确。
2.冬季丘陵低地常有“冷湖效应”,产生逆温,故选择山腰地带,防止冬季的低温、冻害。?
3.苹果浓缩果汁生产,原料为苹果易腐烂,故属于原料指向型工业。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