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五)

时间:2019-12-19 07:58:32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图中甲、乙、丙反映了三类工厂的生产投入构成情况,据此回答下题
1.按主导因素划分,甲类工厂代表的工业类型是2.乙类工业聚集工业区为3.在金融危机、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下,丙类工厂适宜向我国下列哪个地区迁移
A.市场指向型
B.劳动力指向型 
C.原料指向型
D.动力指向型
E.中国京津唐
F.美国硅谷
G.中国沪宁杭
H.德国鲁尔区
I.环渤海地区
G.长江三角洲地区
珠江三角洲
中、西部地区


参考答案:1. C
2. B
3. 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工业区位和读图综合分析能力。
1.根据图示甲类工厂的生产投入构成中,原料的比重最高,故判断为原料指向型工业。
2.结合上题同理分析,乙类工业属于技术指向型工业,世界最著名的技术指向型工业区为美国硅谷。
3.结合上题同理分析,丙类工业属于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故应逐渐向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中西部地区转移。


本题难度:困难



2、单选题  下列属于二战后日本工业结构第二次调整阶段重点部门的是
A.纺织
B.钢铁
C.新能源
D.食品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二战前由于军事需要,钢铁生产量大,所以日本工业结构第二次调整阶段重点部门的是钢铁。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读下图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图,回答题。
1.季风水田农业、商品谷物农业、大牧场放牧业、乳畜业、混合农
业分别对应2.关于A和B两地的农业地域类型说法正确的是:
A.ABCDE
B.ABCED
C.ABEDC
D.BADCE
E.A地农业以家庭为单位,生产规模大;B地多为国营农场,生产规模大
F.A地单位面积产量高,且商品率高;B地农产品以自给为主,商品率低
G.A地机械化水平高;B地机械化水平低
H.A地夏季高温多雨,但是洪涝灾害频繁;B地夏季降水丰富,土壤肥沃


参考答案:1. B
2. 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根据图示的农业地域类型的主要分布区判断,A位于亚洲的东亚、东南亚和南亚沿海地区,故判断为季风水田农业,B地区位于美国中央大平原的中部和北部地区,故判断为商品谷物农业;C位于阿根廷的潘帕斯草原,为大牧场放牧业;D位于澳大利亚的东南部和西南部,为混合农业区。E位于欧洲西部,为世界著名的乳畜业分布地区。
2.结合上题结论,A地为季风水田农业,以家庭生产为主,小农经营,单产高,商品率低,机械化水平低,主要分布于夏季高温多雨的季风气候区,故旱涝灾害多发;而B地为商品谷物农业,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机械化水平高,主要分布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夏季水热条件较充足,土壤较肥沃。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的分布和生产特征。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掌握世界著名的农业地域类型的分布和基本特征。注意结合世界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分析。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欧洲北海沿岸多种甜菜、马铃薯等作物,很少种谷物,这是因为
A.生产习惯
B.科技发展
C.市场需要
D.气候条件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欧洲北海沿岸是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丰富,多雨多雾,光照少,不适合谷物的生长。选择D项。


本题难度:困难



5、单选题  我国是世界重要的苹果生产和浓缩果汁的出口国,据图回答下面问题。
1.与渤海湾苹果带相比,黄土高原苹果带的优势条件是2.鲁中低山丘陵区苹果树多规划种植在山腰地带,其主要原因是3.影响苹果浓缩果汁产业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水源丰富
B.降水充足
C.昼夜温差大
D.地势地平
E.低温、冻害影响小
F.台风影响小
G.利于通风散热
H.有良好的排水条件
I.原料
G.市场
交通
气候


参考答案:1. C
2. A
3. A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我国的农业生产。与环渤海苹果带相比,黄土高原地区降水较少,地势较高,故只有C项正确。
2.冬季丘陵低地常有“冷湖效应”,产生逆温,故选择山腰地带,防止冬季的低温、冻害。?
3.苹果浓缩果汁生产,原料为苹果易腐烂,故属于原料指向型工业。


本题难度:困难




首页 上页 4 5 6 下页 尾页 5/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