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高频考点《地壳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的塑造》高频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十)

时间:2019-12-19 07:56:41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岩石按成因可分为?
A.花岗岩、玄武岩、大理岩
B.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
C.石灰岩、火山岩、片麻岩
D.侵入岩、喷出岩、砂岩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岩石按其成因不同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岩浆岩由岩浆活动冷凝而形成;沉积岩受外力作用而形成;变质岩受变质作用而生成。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结合不同的形成过程掌握岩石的分类。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气候干旱,其外力作用主要有?( ?)?
A.流水侵蚀
B.风力侵蚀、搬运
C.冰川侵蚀
D.流水沉积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右图为我国某地区一条河流不同河段的X、Y、Z三处截面上的剖面图及其所在地区的典型植被分布图。据图回答8~10题。

8.下列对该河流流向及其所处地区的判断,正确的是
A.X—Y—Z东北长白山附近地区
B.X—Y—Z?华北太行山附近地区
C.Z—Y—X?江南丘陵附近地区
D.X—Y—Z珠江三角洲附近地区
9.x处和Y处河谷形成的原因是
A.均为冰川侵蚀作用
B.均为内外力共同作用
C.均为河流侵蚀作用
D.均为断裂下陷作用
10.近年来,Z处的沉积物增长速度加快,由此造成的后果为
A.X处的森林近年来遭到严重的破坏,水土流失严重
B.Y处的森林在近年来被开发为农田,导致入河的泥沙增多
C.海岸线向海洋方向凸出,河口三角洲面积增大
D.海岸线倒退,河口三角洲面积减小


参考答案:DBC


本题解析:河流的河谷一般越往下游越开阔;从植被分布看,上游海拔高为针叶林,下游分布有农田;从下游分布着稻田和桑果林可知当地可能位于珠江三角洲附近地区。
X处断层发育,河流对其义有侵蚀作用,形成河谷;Y处为背斜构造,顶部受河流侵蚀,形成河谷。Z处沉积物增长速度加快,说明河流泥沙含量增多,可推知上游水土流失严重。泥沙在河口处堆积,导致海岸线向海洋方向凸出,河口三角洲面积增大。


本题难度:简单



4、综合题  读“我国某大河三角洲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5分)

(1)该区域为__________三角洲,这个三角洲面积大且增长速度快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后该三角洲面积增长速度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大河入海水道从向北流改向东流的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若这次改道完全是人为原因,则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的A市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迅速发展起来的年轻城市,它兴起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三角洲发展农业过程中,土壤的____________________问题很突出。请你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黄河?黄河泥沙含量大;渤海为大陆架.海水浅?增长速度减慢?对其中、上游采取了治理措施;退耕还林还草,植树造林营造防护林,使黄河的泥沙含量减少(答出流域内用水量增多可酌情给分)(6分)
(2)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北半球河流右岸受侵蚀填海造陆,变开发海上油田为开发陆上油田(2分)
(3)为了开发这里丰富的石油资源(2分)?
(4)盐碱化?引黄河水淋盐,用酸性物质中和?种植耐旱耐盐碱的农作物等(5分)


本题解析:
该题借用区域分布图综合考查区域内自然环境特点和区域可持续发展问题。第(1)题.综合图中信息,特别是经纬度位置、海岸线走向、河流故道等判断该区域为黄河三角洲。其面积大,增长速度快主要与黄河从黄土高原携带大量泥沙沉积有关;但随着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其增速将减缓。第(2)题,入海水道改向从自然方面而言主要是
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人为方面则主要考虑陆上石油的开发。第(3)题,A市兴起则主要与石油开发有关。第(4)题,该三角洲突出的农业生态问题是土壤盐碱化,解决措施则可从两方面考虑,一是可以采取淋盐和中和碱性物质的措施,二是种植耐旱耐盐碱作物。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读某地地层剖面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各岩层的形成,按由先到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③---②---①---④
B.①---③---②---④
C.②---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小题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L1时a、b地表形态差异的原因是岩层年代不同
②L1时a、b地表形态差异的原因是地质作用的差异
③地表由L1演化为L2过程中,经历了下降运动
④地表由L1演化为L2过程中,伴随着图中褶皱的产生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图示岩层的地理位置判断②③侵入岩层的形成位于①岩层形成之后,③岩层形成于②岩层形成之后,④岩层形成的时间最晚。所以岩层形成由先到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②---③---④。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小题2:根据图示:在L1年代,地表起伏大,a处岩层向上拱起,为背斜,背斜顶部受到张力被侵蚀成谷地;b地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向斜槽部受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反而成山岭,所以a、b地表形态差异的原因是地质作用的差异。地表由L1演化为L2过程中,经受了岩层的下沉,风化物的堆积,图中褶皱产生于L2形成之前。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